在天氣晴朗的南島夏夜,抬頭仰望,可以看到劃過星空的銀河,這裡其實是我們太陽系所在的家園-銀河系,在銀河系中有兩千多億顆恆星,太陽僅僅是其中一顆平凡的恆星。但是,這顆平凡的恆星,卻有不平凡之處,它擁有八顆行星環繞,而其中的一顆星球-地球,孕育了目前宇宙中唯一已知的生命形式。
在宇宙中的其他地方,還有行星的存在嗎?如果有的話,是不是也有一顆像是地球一樣,能夠滋養生命的行星呢?這些問題,無疑是我們對這個無垠宇宙所提出的萬千疑惑中,最吸引人的一個,而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能夠解答我們內心最深切的好奇與渴望:「我們,孤獨嗎?」
真有系外行星的存在嗎?
早在西元前三百年,希臘的哲學家伊比鳩魯,就曾經提出除了我們所處的世界外,還有無限個與我們相似,或是不相似的世界存在,而在其它的世界中,也孕育著如同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形形色色的生物。1584年,義大利的一位修道士-布魯諾,則提出了除了包含地球的七顆行星繞著太陽運轉之外(在當時甚至連這個前衛的觀念都還不被接受),宇宙中還有數不盡的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也繞著它們的太陽運轉。
在這之後,好萊塢充分滿足了我們對於其他星球上生物的幻想,最早的一部外星人電影可以追溯到1902年,法國導演George Milies所執導的一部默片「月球之旅」,片中描述地球的太空人與「月球人」相遇的情形。1982年大受轟動的「E.T.」和1996年的「ID4星際終結者」,則是描述了性情大相逕庭的外星人們,來到地球後所引發的種種風波。
正當好萊塢以奇幻的想像力,帶領人們遨遊星際之時,科學家把我們的注意力從「科幻」轉到了「科學」。在1995年,第一顆環繞另一恆星的行星被發現了!一組瑞士的的科學家,利用徑向速度的方法,在48光年外的飛馬座51號恆星近旁,首度發現另一顆行星,環繞著太陽系外的主序星運轉。在這之後,系外行星的發現不斷地成為媒體的頭條新聞,直到2008年的9月,已有314顆系外行星被發現,可是在這三百多顆行星之中,尚未有一顆和地球一樣-擁有生命-的行星。
搜尋系外行星的方法
行星不像恆星一樣會自己發光,它只會反射星恆星的光芒,我們該如何在耀眼的恆星旁,發現黯淡的行星呢?因此,搜尋系外行星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工作,目前為止,我們最倚賴的方法是徑向速度法。在瞭解徑向速度法之前,我們必須先複習一下「質心」的概念(圖一),行星與恆星相比之下,質量是非常小的,比較類似圖一中(B)的情形,若觀測者在恆星與質心的連線方向上,就可以看到恆星一下接近我們,一下又遠離我們的情形。
這樣的效果表現在觀測數據上,我們則可以看到光譜的紅移及藍移,也就是所謂的「都卜勒效應」,在恆星接近我們時,波會被壓縮,導致波長縮短,因此譜線會向藍端(波長短、頻率高)移動,遠離我們時,波會被拉開,導致波長增加,因此譜線向紅端(波長長、頻率低)移動(如圖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體驗到都卜勒效應的存在,若有機會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急馳而過的救護車,你會發現當它接近我們時,鳴笛的頻率變高,而遠離我們時,頻率則變低。利用譜線位移的大小,我們可以計算出恆星遠離和接近的速度,並進一步的計算出行星的質量。
圖二:都卜勒效應的原理和應用
(A)波源接近觀測者時,波會被壓縮,導致波長縮短,頻率變高(在可見光中就是往藍端移動);遠離我們時,波會被拉開,導致波長增加,頻率變低(在可見光中就是往紅端移動)。
(B)恆星因為受到鄰近行星的拉扯,有時而接近、時而遠離的現象,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譜線的藍移與紅移。
圖片來源:
|
另一個類似的方法則是天體測量,和徑向速度法的原理相同,這個方法所倚賴的是行星對它的母恆星所產生的拉扯力量,但不同的是,我們藉由直接測量恆星在遙遠背景星群中的微小移動,可以推估行星的存在。在太陽系中,木星也會對太陽產生拉扯,使得它的位置有所改變,圖三是在距離太陽10秒差距(約32.6光年)處,所觀測到太陽的天體測量位置。預計在2009年發射的太空干涉儀任務(Space Interferometry Mission),就是希望能夠利用這個方法,觀測到遠處恆星微小的位移,而能找到與地球大小類似的行星。
圖三:在距離太陽10秒差距(約32.6光年)處,可以觀測到木星對太陽的拉扯,而使得太陽的天體測量位置有所改變。
|
我們除了靠行星對母恆星產生的拉扯,而發現行星的存在,另一個方法則是掩星法,你可以想像,當黯淡的行星經過我們和恆星的中間時,必然會遮掩住一部份恆星的光芒,藉由觀測恆星週期性的微小光度變化,我們可以推知行星的存在,並計算出它的軌道和大小。預計在2009年2月發射的克卜勒太空任務(Kepler Mission),就搭載了精密的光度儀,希望能觀測微小的恆星光度變化,而發現地球般大小的行星。
另一個有趣的方法,是重力微透鏡,它的概念來自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力使空間產生扭曲。遙遠恆星的星光經過近處恆星時,由於恆星的質量扭曲了周遭的空間,產生類似透鏡的效果,若近處的恆星有行星系統的存在,那重力微透鏡的成像會產生細微的偏折,我們可以藉由這些細微的變化,推測出行星的存在(如圖四),並且可以計算出行星的質量和軌道半徑。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它並不像其他方法,一定要有相當大質量的行星,但是它的觀測也相對困難許多。首個藉由重力微透鏡發現的行星,是2003年的OGLE 2003–BLG–235,而到2008年9月為止,有八顆行星是藉由此方法被發現的。
圖四:重力微透鏡
遙遠恆星的星光經過近處恆星時,由於恆星的質量使得附近的空間遭到扭曲,產生類似透鏡的效果,若近處的恆星有行星系統的存在,那重力微透鏡的成像會產生細微的偏折,我們可以藉由這些細微的變化,推測出行星的存在。
|
還有另一個方法是光學觀測,利用日冕儀遮擋住母恆星耀眼的光芒,我們可能就可以看到在它旁邊黯淡的行星,預計在2012至2015年發射的的類地行星發現號(Terrestrial Planet Finder),就可能會配備這樣的儀器,好讓我們能夠藉由行星反射的母恆星光芒,直接看到它們的的存在。
當然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還有許多其他搜尋系外行星的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有其限制,技術上的限制使得我們到目前為止找到的行星,大多數都是「熱木星」,也就是與母恆星距離相當近的大質量行星,但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找到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目前為止的三百多顆行星並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未來我們也將利用更多、更好的地面及太空探測器,希望能夠找到類似地球的行星,而更進一步地接近我們的目標-有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
在那遙遠的彼方,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嗎?
如果我們在類似太陽的恆星近旁,發現了類似地球的行星環繞,那麼接下來,直指核心的問題必然是:「那裡,有生命嗎?」地球有多麼幸運,擁有了許多的巧合,才能孕育出生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與太陽的位置,不太近也不太遠,不太熱也不太冷,剛剛好可以是液態水可以存在的溫度範圍,而這個範圍就被稱為「適居帶」(圖五)。太陽系中的適居帶,只有地球一顆行星,而不同質量的母恆星,其適居帶的範圍也不一樣。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找到一顆位於適居帶上的行星,那麼它有生命的可能性就會大了許多。
圖五:適居帶
圖中藍色的區域表示可以有液態水存在的範圍,也就是適居帶。太陽系中的適居帶,只有地球一顆行星,而不同質量的母恆星(縱軸),其適居帶的範圍(橫軸)也不一樣。
|
另外也有一些方法,可以讓我們檢驗這個星球上是否有可能支持生命。像是直接探測是否有液態水存在的證據,這在太陽系其他行星的探索上,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我們可以藉由行星上的反射光譜,研究其是否有大氣層;其他像是氧氣的存在,可能暗示了植物和藻類生存的可能性;而甲烷這種生物代謝產物,則暗示了有生物活動的可能性。
在過去的十幾年來,系外行星的數字從0增加到314,我們在系外行星的探索上,有了驚人的發展,外星生命的探測,絕對會是接下來的這個世紀裡一個很有潛力的科學課題。現在看來,我們好像離問題的解答越來越近,你相信有外星生命的存在嗎?我相信有,畢竟…宇宙如此的大,如果只有我們的話,那豈不是太寂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