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27_宇宙的第一個大質量黑洞?

  大部份的星系裡(包括我們自己的銀河系)都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約莫是太陽的數百萬倍至數千萬倍不等。黑洞的強大重力會吸積周圍的大量氣體,天文學家便是利用這些被黑洞吸入氣體所發出的輻射,來尋找這些超大質量黑洞。一般相信,這些被吸入的氣體正是黑洞成長的質量來源。

  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Hagai Hetzer教授和其學生Benny Trakhtenbrot所率領的天文團隊,利用夏威夷的雙子北座(Gemini North)望遠鏡和智利的超大望遠鏡陣列(Very Large Telescope Array)進行觀測。他們發現,在宇宙誕生後僅十二億年左右(而非原先認為的二十至四十億年),第一代的大質量黑洞便開始活躍起來。這些黑洞的質量僅有近期超大質量黑洞的十分之一,而成長速率(吸積率)非常高。憑藉著所觀測到的黑洞成長速率,天文學家便能夠像研究近期天體一樣,去研究這些早期的天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研究團隊推測,宇宙中最早期的第一代黑洞在宇宙形成後約莫數億年便開始成長吸積,質量僅有太陽的一百至一千倍。天文學家一直在尋找的第一代恆星,很有可能也跟這些第一代黑洞有所關連。而這些黑洞的活躍期僅能持續一億至兩億年。

  這項最新研究即將被刊登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Editor: ICC

新聞來源:
http://www.aftau.org/site/News2?page=NewsArticle&id=13608
http://arxiv.org/PS_cache/arxiv/pdf/1012/1012.1871v2.pdf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21_另一種恆星:天蝎座Tau型星

  一些擁有相同特徵的恆星,常會以最先發現的原型恆星來命名,像是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s)、金牛座T型星(T Tauri)、大熊座W型星(W Ursa Majoris)、天蝎座Delta型星(Delta Scorpii)…等等。但想成為代表人物可沒那麼簡單,首要條件是你得有一群和你相似的夥伴才行!

  天蝎座Tau星是一顆光譜型為B0的大質量恆星,它的磁場相當複雜,偶極性並不明顯,恆星風(和質量流失)較大多數的B0星都還來得更弱,光譜同時具有主序星和年輕巨星的特徵,天文學家認為它的年紀僅數百萬年。想要了解這類特殊的星球嗎?首先天文學家得找到更多類似的恆星。

  HD 66665和 HD 63425這兩顆新發現的恆星,光譜特徵顯示它們和天蝎座Tau星有相同的問題-它們的恆星風比預期還要低了20倍,近一步的研究也說明,這兩顆星擁有和天蝎座Tau星差不多強度的磁場。天文學家認為這兩項特徵是此類型恆星所獨有,於是天蝎座Tau星、HD 66665和 HD 63425便自成一新分類。

  至於不尋常的磁場究竟從何而來?由於大質量恆星對流較不明顯,天蝎座Tau星自轉速度又慢,因此天文學家認為磁場應該不是來自於發電機效應,而較有可能是因為恆星形成時所留下的「磁凍結」(frozen in)所導致。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81855/a-new-class-for-scorpii/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14_天際間的指環 SNR 0509

  這個精巧的指環看來細緻又可愛,但你可能猜想不到,它竟是來自於一次猛烈的爆炸!紅色的氣體球殼其實是超新星爆炸的遺骸,震波以每小時1,800萬公里的速度劃過天際。

  哈柏太空望遠鏡在2006年10月,首次拍攝超新星遺骸SNR 0509,拍攝的波段顯示出發光的氫氣。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張照片,其實是由4年前的影像資料,以及上個月才拍攝的可見光影像結合而成。

  SNR 0509現在的寬度有23光年寬,位在距離我們16萬光年遠的大麥哲倫星系中。根據觀測的資料計算,超新星爆炸的光約在400年前到達地球,當時的亮度可能足以照亮宿主星系達數天之久,甚至在幾個月內都能以肉眼觀察到。雖然如此,這顆超新星卻沒有在南半球留下任何的紀錄。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12/scienceshot-celestial-ornament.html?ref=hp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12_又一顆小行星變彗星!

  你知道什麼時候小行星不再是小行星嗎?當然,就是當它變成彗星的時候!美國亞歷桑納大學的天文學家Steve Larson在2010年12月12日宣布,596號小行星Scheila長出了彗髮和彗尾!

  12月11日所拍攝的596號小行星Scheila影像,看起來就像顆彗星,亮度也由14.5等變亮到13.4等,在幾個小時之內,其他的觀測者也紛紛證實此一發現。

  回頭檢查Catalina巡天計畫的影像,10月18日、11月2日、11月11日所拍攝的596號小行星Scheila,是在背景恆星中移動的星點,就像一個正常的小行星一樣。但12月3日的影像中,就已經能夠看到瀰漫的光點和亮度的增加。

  一聽到這個消息,可能有些人會懷疑,這是否和P/2010 A2(LINEAR)一樣,是個小行星撞擊事件,但目前看來並非如此。

  1979年所發現的一顆小行星1979 OW7在曾經消失一陣子,又在1996年被找到,並被重新命名為1996 N2,同年它就出現了彗星的特徵,很多人相信這是兩個小行星撞擊所造成。但在沉寂數年之後,2002年1996 N2又長出了彗尾!小行星相撞的機率已經夠小了,更何況是同一個小行星發生兩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這個天體其實是戴上小行星面具的彗星,後來它有了專屬的彗星名字-133P/Elst-Pizarro,以最先發現它彗星爆發的兩個天文學家來命名。

  後來也發現了更多有質量流失現象的活躍小行星,Hsieh和Jewitt在2006年發表在「科學」(Science)  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將這些太陽系小天體分類為「主帶彗星」(Main Belt Comet,MBC),它們看起來就像彗星一樣有彗髮和彗尾,但軌道卻像「主帶小行星(main-belt asteroid)」一樣,在木星軌道之內。

  主帶彗星的質量流失,極有可能是因為表面的水冰被太陽加熱而昇華。133P/Elst-Pizarro彗星的相關研究顯示,它的彗星活動具有重複性,而且就像其它彗星一樣,最強的活動是在近日點左右和之後發生。

  天文學家對主帶彗星相當感興趣,因為它是太陽系彗星除了古柏帶和歐特雲之外的第三個貯藏庫。目前尚未有理論提出另兩個地方的彗星會進入內太陽系,因此主帶彗星和外圍彗星的冰,可能擁有完全不同的歷史。藉由研究這三群不同的彗星,天文學家可以了解太陽系原行星盤中三個不同位置的特性,也對地球海洋的起源研究有極大助益。

  現在看來又有另一顆主帶彗星加入行列,Scheila可能很快地就會得到專屬的彗星名字。這顆小行星是在1906年2月21日由A. Kopff在德國海德堡發現,將來它的名字可能會是XXXP/Lawson。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81576/asteroid-sheila-sprouts-a-tail-and-coma/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09_鑽石行星WASP-12b

WASP-12b自從2008年被發現以來,就一直是顆很不尋常的行星。它是個有1.4倍木星質量的氣體巨行星,因為距離母恆星太近,巨大的潮汐力使得行星大氣正被母恆星拉扯流失。現在一篇最新的研究發現,這顆行星上竟然含有大量的碳!

  這對行星化學來講可是個大發現!在大部分的行星上都有大量的氧。但在WASP-12b這顆碳比氧多的特別行星上,岩石則可能會以鑽石或石墨這種純碳的形式出現,氣體則會是以甲烷的形式存在。

  本篇研究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Nikku Madhusudhan領軍,刊載在12月9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期刊。和其他研究行星大氣的方法不太一樣,這個研究團隊並不是研究行星凌日的吸收光譜來探究大氣成分,而是在行星繞到其母恆星後方時(稱為次食,secondary eclipse),以四個不同的波段研究行星日照面的反射光性質。

  接著他們將不同波段的亮度,和不同行星大氣成分的模型做比較,以了解大氣組成。這些大氣模型包含了不同的化合物,像是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氣、氨氣,和行星的溫度分布狀況。

  對一般的熱木星來說,碳和氧的比例會是0.5左右,這表示氧在大氣層中含量豐富,通常是以水蒸氣和非常少量的甲烷形式存在。但他們卻發現WASP-12b的甲烷含量是一般熱木星的100倍以上,碳和氧的比例高達1,這表示WASP-12b的含有相當豐富的碳。

  雖然WASP-12b並不是個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但發現一個含碳量如此多的行星,仍然對我們尋找地外生命帶來啟示,天文學家認為這是由於形成WASP-12b的材料是含碳量高的岩石,而不是像彗星那樣的冰雪球。這也代表系外行星的碳含量範圍很廣,既然碳可以形成多樣的有機物,那麼將來我們也有可能找到表層富含有機物的岩質系外行星。

  研究團隊甚至認為,這樣的景象或許就存在於同一個行星系統內,先前的研究就發現WASP-12b的軌道並非圓形,而這可能是由於另一顆較小的行星拉扯所導致。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81548/wasp-12b-a-carbon-rich-giant/#more-81548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09_WISE捕捉紅外震波

  NASA的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捕捉到了IC 443星雲的新樣貌,爆炸恆星周圍的暈圈,看來就像環型彩虹一樣美麗!

  大質量恆星會以劇烈的超新星爆炸,畫下生命休止符,爆炸產生的震波向外衝擊並加熱周圍的氣體和塵埃,產生了我們在這張照片中所看到的超新星殘骸。產生IC 443的超新星爆炸大概是在5,000至10,000年前發生。

  在這張影像中,以假色呈現了肉眼無法看到的紅外線,顏色的不同主要來自周圍物質的密度差異。當震波撞擊這些物質,會使得不同的氣體發出各種波長的紅外線。

  超新星殘骸西北邊的球殼,也就是影像左上方的紫色半圓,這些一層層的細絲狀結構是由於每秒100公里的高速震波,加熱鐵、氖、矽、氧的氣體原子和塵埃所發出的。

  南邊比較小的球殼中,藍色的團塊狀是由每秒30公里的低速震波,加熱氫氣和塵埃所產生。在這個區域,我們也可以看到震波與附近濃密雲氣的交互作用。在影像中,這塊綠色的雲氣由西北到東南橫越IC 443。

  在北河二旁的雙子座Eta星附近,就可以找到IC 443。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NASA
http://www.jpl.nasa.gov/news/news.cfm?release=2010-412&rn=news.xml&rst=2844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08_成因不明的系外行星

  天文學家在一顆僅130光年遠的年輕亮星HR 8799周圍,發現了它的第四顆行星,但卻無法解釋它的成因。

  天文學家利用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花了15個月的時間才偵測到它。這顆行星有7倍木星質量,和另外其他三個行星差不多;與母恆星的距離是14.5個天文單位,比另外三個行星的軌道25、40、70天文單位還要更近。但目前天文學家對巨行星成因的兩種不同理論,都無法解釋這個行星系統的生成。

  「重力不穩定模型」只有單一步驟:緻密區域的氣體快速坍縮形成巨行星。另外一個「核吸積模型」則包含了兩個步驟:先由塵埃形成固體核心,再吸積周圍的氣體形成巨行星。

  但是根據「重力不穩定模型」所形成的行星,軌道距離會大於30天文單位;而「核吸積模型」所形成的行星,軌道距離會小於20天文單位。因此像HR 8799的四顆行星,軌道距離分別為15、25、40、70天文單位,就給天文學家出了個大難題。是否不同的行星是根據不同的理論模型生成的呢?由於這些行星的質量和動力學都相去不遠,天文學家認為這種說法的可能性極低。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HR 8799過去可能曾經有個質量極大的塵埃盤,能夠拉扯拖曳行星。「重力不穩定模型」所形成的行星會被往內牽引,使行星向內更靠近母恆星;而「核吸積模型」所形成的行星會被向外牽引,使行星向外更遠離母恆星。

  加拿大天文學家Christian Marois表示:「我們還必須以電腦模擬,來測試這是否能解釋目前看到的情況。但這還是很難解釋,四個大質量行星可以被牽引幾十個天文單位,而沒有一兩個行星被甩出系統。」

  他們現在還緊盯著HR 8799,希望可以找到另一顆行星,以及對已發現的四顆行星大氣、物理和化學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這將幫助我們更了解行星究竟是如何形成。

  本篇研究刊載在12月8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期刊。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newfound-planet-around-alien-star-shouldnt-exist-101208.html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07_閃閃發亮的鋯雲星球!

  宇宙不只超乎我們所能想像,而是-超乎我們所無法想像!最近北愛爾蘭阿麥天文台(Armagh Observatory)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被閃閃發亮的鋯雲所包覆的星球!我們平常所熟悉的鋯,是在珠寶中用來製造假鑽石的材料,但現在天文學家竟然是在恆星的光譜發現鋯的蹤影。看來,這些小星星還真是「一閃一閃亮晶晶」!

  這個研究團隊是由研究生N. Naslim和她的指導教授Simon Jeffrey領軍,試圖在富含氦的高溫亞矮星(subdwarf)上,尋找是否有缺乏氫的跡象。他們利用位在澳洲新南威爾斯省賽丁泉天文台(Siding Spring Observatory)3.9米的英澳望遠鏡(Anglo-Australian Telescope),拍攝遠在2000光年之外的LS IV-14 116恆星。

  研究團隊在這顆恆星的光譜中,找到一些難以辨認的譜線,經過仔細的分析之後,他們發現原來這些譜線是來自於溫度2萬度以上的鋯。這是天文學家首次在恆星光譜中發現這種鋯譜線。

  研究團隊的Alan Hibbert教授建立電腦模型,計算出LS IV-14 116的鋯濃度是太陽的1萬倍之多!他們認為如此高的鋯含量是來自於恆星大氣中的雲層。

  Naslim表示:「這顆恆星不像太陽一樣有日冕,我們的模型顯示大量的鋯是在日球層(也就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恆星表面),在那兒有像地球一樣的層雲形成。」他們也在其他雲層發現,其他比鈣還要重的金屬元素。Natalie Behara認為,這顆星的大氣層中有很多薄雲層,每一層富含的金屬都不太一樣。

  進一步的研究指出,這顆星正從明亮低溫的巨星收縮成為昏暗高溫的亞矮星,不同的元素在大氣層中或沉或浮,使得這顆恆星的大氣如此特殊。

  Naslim解釋:「在這顆恆星發現大量的鋯是個始料未及的驚喜,我們完全沒有想到這顆星會和其他昏暗的藍色恆星有什麼不同。」我們好像已經對宇宙知之甚詳,但宇宙還是時時帶給我們新發現和驚喜。這個最新的發現不僅再次提醒我們,千萬不要自滿於我們所瞭解的一切,也讓科學充滿樂趣和生命力!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81521/stars-shrouded-in-glittering-zirconium-light-up-the-sky/#more-81521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03_船尾座V445會變成Ia型超新星嗎?

  船尾座V445是顆普通的週期性變星,雖然光變曲線很複雜,不過15.5小時的週期倒是相當固定。之前的研究指出它可能會產生Ia型超新星爆炸,但現在另外一篇最新的報導則否定了這個說法。

  在2000年年底,船尾座V445經歷了一次不尋常的新星爆發現象,雖然是在12月30日才被注意到,但檔案資料顯示它在11月初就已經爆發,在11月29日達到最大亮度。這個雙星系統在外面有個包層(envelope),其中的主星是顆白矮星,因此新星就成為可能性最高的解釋。

  但這可不是顆普通的新星,2001年年初的光譜觀測顯示,它的噴發物不像一般的新星那樣有氦的發射譜線;在典型的新星中,氫會在白矮星的表面堆積,直到爆發時,氫產生核融合成為氦。天文學家反而是在它的光譜看到鐵、鈣、碳、鈉、氧的譜線,以每秒1,00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脹。由這樣的特徵看來,在白矮星表面累積的不是氫,反而是氦,我們看到的爆發是氦閃-氦產生核融合形成其他更重的元素。當恆星慢慢變暗,爆炸的殘骸冷卻形成塵埃,直到現在,這顆恆星在可見光部份已經完全被遮蔽了。

  在2009年由Woudt、Steeghs,和Karowska所發表的論文,認為白矮星會繼續吸積伴星物質,直到質量超過錢卓極限(Chandrasekhar limit),引發Ia型超新星爆炸。但一篇由莫斯科大學V. P. Goranskij所領軍的最新研究指出,2000年的那次爆發便否定了這個可能性,根據和Woudt的研究中類似的雙星構造,他們認為這種亮度的爆發可能會摧毀伴星的包層。

  這個爆發產生的構造看起來像是雙極狀,但根據其它的觀測顯示,在視線方向還有其它的物質存在,因此比較會像是甜甜圈的形狀。如果是這樣的話,物質流失的總量會比原先預期的還要更多,其中部分必然來自於伴星的包層。藉由可以穿透塵埃的波長來觀測此一系統,也無法解析出強恆星光源,這顯示伴星的包層已經被吹散。此外,雙星系統大規模且快速的物質流失可能會破壞兩星之間的重力牽引,使得伴星被拋出系統,如此一來,將來也不可能會有超新星爆發。

  他們的結論是:船尾座V445將來不會是任何一種形式的超新星,它之前的小小爆發,就已經摧毀了將來華麗煙火秀的可能性。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81177/will-v445-puppis-become-a-ia-supernova/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02_一窺NGC 7538

  雖然常被在一旁的氣泡星雲(Bubble Nebula)搶去丰采,NGC 7538依舊是仙王座內一個精彩的發射和反射星雲。業餘天文愛好者通常對它興趣缺缺,不過對研究恆星形成的天文學家來說,NGC 7538可是個令人興奮的天體,因為那邊不僅有恆星正在形成,還包括了目前已知最大的原恆星!

  由於這個區域塵埃密佈,通常天文學家都以紅外線到無線電波這些較長的波段研究此星雲。先前的研究認為這些正在形成的恆星,年齡約在100萬到400萬年之間,距離我們2,800秒差距。其中有一些群聚的恆星形成現象,其中最有趣的就是NGC 7538S和MM 1。

  今年稍早天文學家針對NGC 7538S進行了觀測,發現這顆原恆星在一團質量約在85-115個太陽質量的雲氣坍塌核心之中,擁有旋轉的吸積盤和和大規模的物質流出。雖然這個恆星尚未完全形成,但由周遭的情況看來,它會形成一顆大質量的B型星,並且以不尋常的高速率每年吸積千分之一個太陽質量的物質。

  最近的另一篇研究,則是探索了其它幾個正在形成的恆星,其中一個是大質量的MM 1,天文學家估計這顆恆星已經累積了20-30個太陽質量,將來會形成一顆O型星。藉由測量附近分子的徑向速度,天文學家知道MM 1還在進行大規模的吸積活動,絕大多數是經由赤道平面進行。很多研究也證實這個大質量恆星有強烈的噴流。 此篇最新研究在MM 1附近,發現了8個新的正在形成年輕恆星的核心。有趣的是,這些核心所在的區域密度和溫度並不足以引發恆星生成,這表示我們所看到的恆星形成,並不只是因為雲氣自身的塌縮所造成,而是由於震波或磁場所引發。雖然目前尚未有針對此區域磁場的研究,但有許多跡象顯示這兒的確有許多震波存在。此外,其中四個核心附近可供吸積的質量和MM 1差不多,因此將來可能會形成像是「獵戶座梯形(Trapezium)」的一群高質量恆星,這群恆星散布的範圍僅約1光年寬,這也和獵戶座梯形差不多。有很多新發現的核心也都有大規模的物質流出和「邁射(maser)」現象。

  更多有關此區域的研究,將來必然會發現新的原恆星,也能幫助天文學家了解群聚的恆星是如何形成。天文學家也已經研究此區域的「初始質量函數(initial mass function)」,希望能夠知道有不同質量的恆星各有多少數目。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81107/a-peak-inside-ngc-7538/#more-81107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02_罐子裡的超新星

  物理學家成功地製造出迷你版的超新星!

  超新星其實是一種恆星爆炸的現象,其中一種超新星爆炸,是由白矮星中心的火球開始,由於中心的火球比周圍還要更輕,它會很快地浮上表層,形成上面有加速煙圈的羽狀煙雲。

  多倫多大學的物理學家Stephen Morris表示,他們在密閉容器內引發特別的化學反應,產生類似的煙雲和渦環,創造了一個迷你版的爆炸過程。自催化的化學反應會釋放熱能,改變溶液組成,產生浮力擾動液體,導致更多的反應和一發不可收拾的爆炸過程。

  Stephen Morris指導的博士班學生Michael Rogers說:「在這種重力和浮力都相當重要的自持續爆炸中,超新星一個極端的例證,我們希望能夠在這樣的化學反應中觀察液體的運動。」

  Morris解釋,「要觀察好幾光年外真實恆星爆炸的內部,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這樣的實驗是個重要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種爆炸事件的複雜流體運動。研究超新星爆炸,對了解宇宙的尺寸和演化也相當重要。」

  這篇最新的研究即將刊載在「Physics Review E」期刊上。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10/12/101214-supernova-jar-explosion-death-star-vortex-rings-science-space/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201_波江座epsilon的塵埃盤

  天文學家已經在很多恆星周圍發現由溫暖塵埃所組成的薄盤,由於恆星的太陽風最後會將塵埃盤清空,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塵埃盤年紀還很輕,可能是由小行星帶或是古柏帶的岩石質小天體撞擊所形成。

  天文學家在波江座e的周圍發現了塵埃盤,除此之外,在距離3.4天文單位處有一顆行星,距離40天文單位處可能還有另一顆行星。由於內側行星的緣故,如果在附近有小行星帶,其軌道會非常不穩定,也會被內側行星清空,也就無法在此區域產生塵埃。那麼,波江座e的塵埃盤是哪兒來的呢?

  內側的塵埃盤是在去年由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所發現,除了謎樣的內環之外,波江座e在65天文單位外,還有一個較寒冷的外側環,可能是因為外側行星的關係,外環也比較多團塊。

  一篇由德國天文學家Martin Reidemeister所領軍的最新研究指出,內側的塵埃環並不是在原來的位置生成,而是在外側的古柏帶,藉由與外環的撞擊所形成,之後才因為一種稱做波印廷-羅伯森效應(Poynting-Robertson effect)的緣故向內遷移。這個效應是由於恆星的流出物質與小天體交互作用所產生,恆星的流出物質最終會從軌道垂直方向離開,因此會對軌道中正在運動的粒子產生一分力,這和在大雨中開車,雨好像都往你的方向落下,掉在擋風玻璃上是一樣的意思。由於外加的分力與粒子原本的運動方向相反,這位讓粒子的角動量降低,使塵粒沿螺旋軌道緩慢向內移動。我們已經知道波江座e的恆星風相當強大,所以此效應也會較為明顯。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團隊以電腦模擬此系統,改變內側行星兩個可能軌道的離心率,在外側行星存在或不存在的狀況下,再調整外側塵埃環的組成成分(除了冰之外,有較多或較少的矽酸鹽)。如果塵埃由冰塊和矽酸鹽組成,當向內遷移經過雪線(snow line)後,冰塊逐漸昇華,他們便能夠成功地複製觀察到的現象。另外雖然內側行星的軌道,和先前提出的兩個可能軌道大不相同,但對整體塵埃的分布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將來波江座e依舊會是塵埃環研究的熱門天體。另外的研究團隊也已經使用James Clerk Maxwell次毫米望遠鏡(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JCMT)觀測此一天體,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升空之後,波江座e也會是觀測的首要目標。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80948/eridanis-dust-disc/#more-8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