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28_小行星上發現水和有機物!

  一般認知上,小行星通常黑黑髒髒的,是一塊沒有生命的岩石,但這個觀念可能要改了。研究人員在24號小行星Themis上發現了水冰和有機物的証據。他們利用夏威夷凱亞山(Mauna Kea)上的紅外望遠鏡設備(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 IRTF),測量了小行星的光譜,並於其中發現了含有水冰和有機物質的存在。

  小行星會受太陽影響,造成水冰蒸發,然後逸失到太空中,但研究人員卻在Themis的表面上發現水冰,所以勢必要有補充水冰的來源。因此,研究人員推論,Themis的內部一定富含水冰,而這種情況可能也存在於其他的小行星中,且內部的水冰可能是透過裂縫跑到表面,或是被太空碎屑擊中而快速蒸發又凝結到表面。小行星上的水冰,除了關係著地球上水的來源,還影響到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

  研究結果已公佈於4月29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期刊上。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28/possible-destination-researchers-find-water-ice-and-organics-on-asteroid/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27_火星上的環境污染?

  火星是美國太空總署的下一個目標,現在科學家不僅正在研究我們要帶什麼去,還有我們「不要」帶什麼去。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的研究指出,太空船中常見的細菌在嚴苛的火星環境下,可能還是能夠存活。在地球生物可能污染火星的疑慮下,如果我們真的在火星上找到了生物,我們可能得要先問:它們到底是火星生物還是地球生物?

  研究團隊複製了類似火星的環境:乾燥、低壓、寒冷,和強烈的紫外線,並將太空船上可能的污染物-大腸桿菌暴露在此環境下達一星期之久,他們發現若大腸桿菌沒有直接受到紫外線的照射,而是藏身於太空船的角落、縫隙,或甚至只是被一層薄薄的灰塵蓋住,雖然無法繼續繁殖,但仍能在火星的環境中存活。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微生物能夠長期在火星環境存活,那麼過去和未來的火星探索都可能在火星上為地球生物播種,因此不同種的微生物在火星環境的生存情形也尚待研究。

  雖然美國太空總署和其它的太空機構,都會對太空船採取滅菌措施,以降低對其他太陽系天體污染的可能性,但最近的研究指出微生物仍有可能搭上便車。而且更糟的是由於太空船的滅菌措施,只有最頑強的細菌才有可能存活下來,像是不動桿菌、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等。因此以人類的標準來說,我們可能是將最糟的細菌給散佈了出去。

  本篇研究發表在2010年4月號的「應用和環境微生物學」(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期刊。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27/are-we-contaminating-mars/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26_普朗克望遠鏡揭露恆星誕生過程的新影像

  雖然大部份新生的恆星都躲在塵埃和雲氣之下,但普朗克太空望遠鏡(Planck space observatory)的微波之眼,可以透過這層面紗,看到其中恆星形成的過程。最新的影像顯示了銀河系中兩個不同的恆星形成區的驚人細節,並揭露不同的物理過程作用。

  圖中顯示的是獵戶星雲中恆星大量形成的星際空間。紅色的環是巴納德環,出現在長波長波段,這表示環是由熱電子輻射造成的,而不是星際塵埃所發出的光。下圖是在英仙座附近,有少數恆星形成產生的區域影像。

  普朗克太空望遠鏡預計於2010年中時,完成第一次全天域巡天,並持續收集資料到2012年底,這段期間將會完成四次全天域搜尋。要達成宇宙學上的成果目標,需耗時兩年的資料處理及分析,第一筆處理後的資料將會在2012年底時,提供給全世界的科學社群使用。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26/new-images-from-planck-reveal-star-formation-processes/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26_「哈柏望遠鏡:發現二十年」記錄片

  哈柏望遠鏡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技術成就之一。在二十年間,記錄了令我們驚豔的太陽系和更遙遠遠世界的動態影像。NASA為了慶祝哈柏望遠鏡升空二十週年,特別製作了「哈柏望遠鏡:發現二十年」的記錄片,回顧這個不平凡的科學儀器的誕生到研究成果。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26/data-narrates-hubble-documentary/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23_謎樣的M81銀暈

  你的電腦螢幕沒有壞掉!這張螺旋星系M81的照片是故意擺偏的。因為這張由位在夏威夷的8.2米Subaru(昴)望遠鏡所拍攝的影像,重點在於圍繞著星系周圍的謎樣結構。

  天文學家之前從未看過像這樣的銀暈構造,一般圍繞我們銀河系或是鄰近的仙女座大星系的銀暈,是由於小星系的恆星被鄰近的大星系拉扯所形成的。但位在大熊座北斗七星方向,距離我們1,170萬光年的M81,它的銀暈卻大不相同-這些星在巨大的縷縷雲氣之間,而Subaru望遠鏡的儀器觀測發現,這些雲氣含有比組成恆星的氫和氦更重的元素。M81的銀暈是由奇怪的星系遺骸所組成的嗎?或是星系之外的其它物質?這個謎題還有待天文學家來解答!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04/scienceshot-a-mysterious-galacti.html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23_震撼的一刻:冰島上的火山爆發

  雖然冰島上的火山爆發了一個星期了,但現在仍有令人覺得受到視覺衝擊的效果。雖然火山灰已經沒有那麼壯觀的噴發,但火山口中的活動卻得以出現在人們眼前。影像是近距離拍攝艾雅法拉冰蓋的火山口,其中可見紅色熔岩和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作用於火山灰。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23/shock-waves-volcanic-bombs-from-eyjafjallajokull/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22_微弱月光之謎

  天文學家早就知道,通過月球上的人造反射鏡所反彈回來的光比預期的還暗,當遇到滿月時,又更暗了一些。根據新的研究報告,月球的灰塵和太陽光的熱可能是罪魁禍首。

  40年前,阿波羅計劃的太空人在月球上留下了測距反射器,地球上的團隊利用脈衝雷射將光打向反射器,再接收反射的光,計算其時間差,而得到地月距離。因為地球大氣散射的影響,打出去的光會在月表上散開約2公里。反射器約為手提箱大小,所以大部份的雷射光都無去打中。而那些打中反射器的光還會產生繞射效應,當這些光再度回到地球的時候,已經散成15km寬。因此,研究人員總是預期只能得到一小部份反射後的光子。平均而說,儀器只能偵測到十分之一的反射光,如果是滿月的話,情況會更糟十倍。

  研究團隊認為原因來自灰塵,它會吸收太陽光,將反射器上的稜鏡前緣加熱,而造成稜鏡變形,影響測量精度。月球上沒有大氣,也沒有風,灰塵的來源是靠靜電力作用,還有微流星雨濺起月表上的塵土。

  如果太陽光加熱的灰塵是主因的話,在月食發生的時刻,這個影響應該會消失,這也是研究人員目前的課題,然而目前為止,惡劣的天氣阻礙了月食時刻的觀測,研究人員正等待著2010年12月21日的機會。

Editor: KP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moon-light-mystery-solved-100422.html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22_小行星取樣太空船即將返回地球

  日本的小行星取樣太空船遊隼號(Hayabusa)曾經一度失聯,現在終於要回家了!當它在2005年11月降落糸川(Itokawa)小行星時,由於姿勢控制裝置故障和燃料洩漏的問題,沒有人知道它是否可以安全返回地球。

  但日本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日前表示,遊隼號將於今年的6月13日降落在澳洲的偏遠地區。如果它的確如預期的帶回小行星樣本,那麼這將會是繼40年前Apollo號太空人帶回月岩樣本後,首度的行星體樣本攜回任務。而遊隼號也將成為降落月球之外的天體後,又再度升空的首艘太空船。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04/scienceshot-asteroid-sampling-sp.html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16_黃道光之謎

  黃道光是道橫跨夜空,循太陽軌跡運行的暗淡白光,是由散佈在水星到木星間的塵埃盤反射太陽光所造成。但其塵埃來源,困擾了科學家百年之久,如今有了解答。科學家建立來自不同類型的彗星和小行星所造成的新宇宙塵埃模型,並比較這些模型中塵埃的命運和黃道雲氣的觀測結果。結果顯示行星際塵埃和數以千計的粒子是來自木族彗星(Jupiter family comets)。

  之前的研究認為黃道光的來源是小行星碰撞後產生的灰塵,但要能重建出行星盤面上下廣大的黃道雲氣,唯一的辦法則是來自鄰近木星軌道的彗星塵埃。這些彗星可以從行星盤面拓展到比小行星更遠的地方,而且木星的引力也會驅使塵埃更遠離。而依實際上黃道雲氣濃密的程度模擬出的結果,塵埃主要是來自彗星本身的崩離,而不僅只有靠近太陽才脫落的塵埃。研究報告於4月20日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

  彗星拋出塵埃面紗而產生了黃道光,還提供了地球上的隕石研究。數量龐大的彗星甚至可能在其他恆星周圍產生明亮的碎屑盤(debris disks)。但願現在充滿光害的天空還不至於人們無緣見到彗星的死亡時所綻放的光輝。

Editor: KP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04/researchers-solve-the-mystery-of.html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14_水從哪裡來?

  水、水、水,到處都是水,但是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從冰凍的彗星到地球廣闊的海洋,我們的太陽系滿滿的都是水,但目前為止,大家還不知道一開始水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在寒冷、接近真空的太空裡,要把氧原子和氫分子結合變成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天文學家認為答案可能就在星際雲氣的灰塵中。一組團隊在英國Glasgow舉行的皇家天文學會中指出,星際灰塵中的每個顆粒都提供了化學反應發生的界面,氫和氧可以在灰塵的表面結合形成水分子。最後這兩種元素會將顆粒表面披上一層薄薄的冰,雲氣中的灰塵會因重力而聚集,便形成了我們所見到的彗星、冰衛星,以及海洋。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04/scienceshot-where-did-water-come.html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14_阿波羅計畫登陸點,3D呈現!

  拿好您的3D眼鏡!這裡有影像編輯奇才Nathanil Burton-Bradford的最新傑作,他將月球軌道偵察衛星(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和一些阿波羅計畫登陸位置的影像作成3D圖片。這讓登陸器看起很像站起來了!而且您也可以試試看跟蹤阿波羅計畫的太空人。如果您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訪Nathanial的flick網頁,裡面還有更多的影像。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14/apollo-landing-sites-now-in-3-d/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13_迷你版的類星體

  M82又被稱做雪茄星系,位在距離我們一千萬光年遠的大熊座方向,它的恆星誕生速率相當的快。天文學家在2009年5月的觀測時,在M82發現了一道異常明亮的光芒。一開始天文學家認為這是顆新的超新星,但它的光變曲線卻不像超新星那樣立刻黯淡下來。甚至是現在,過了將近一年之後,它看起來還是一樣耀眼。那麼它究竟是什麼呢?

  日前在英國Glasgow舉行的皇家天文學會中,一組天文學家認為這是他們稱作「微類星體」(micro-quasar)的新現象,是高亮度的類星體的迷你版。類星體是由兩個幾十億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近距離接近時在星系中央所形成的。但由於在M82所發生的現象規模小的多,天文學家認為它的來源可能是一般僅數十個太陽質量的黑洞。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04/scienceshot-a-pint-sized-quasar.html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11_泰坦生命?可能又臭又易爆!

  泰坦上有生命存在嗎?天文生物學家William Bains博士說:如果有的話,人類大概也很難跟泰坦人共處一室,恐怕就連好萊塢也拿他們沒辦法。如果把一個泰坦人傳送到星艦企業號上,他可是會沸騰爆炸成一團火焰,產生的煙霧則會致人於死。即使它只是輕輕的一吐氣,味道也令人作嘔。嘿,就是這樣才有趣!想想如果我們在銀河系找到的外星人,居然沒有藍色的皮膚和長長的尾巴,而是都像我們一樣,豈不是很無聊嗎?

  就像電影「阿凡達」一樣,當我們遇見外星生命,除了文化的差異,我們可能會為彼此帶來傷害,即使我們本意並非如此。

  Bains的工作是希望能夠瞭解生命化學形式的極限。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如果孕育著生命,那將會是我們目前所研究的生命腳本中最為異常的。雖然由卡西尼-惠更斯任務所送回來的泰坦影像,看來和地球相差不遠,似乎歡迎我們的到訪。但可別忘了,它有著濃厚的橘色煙霾,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的10倍,因此表面酷寒,僅有攝氏零下180度,水僅能以冰的形式存在,唯一能夠存在的液體則是甲烷和乙烷。

  因此比起我們這種以水為基礎的生物,泰坦上的生命更有可能是以甲烷為基礎的。

  生命需要液體,即使是在地球上最乾燥沙漠地區的植物,也需要水來維持正常的代謝工作。所以如果泰坦上有生命的話,它的血液主要成分可不是水,而是液態的甲烷。這也表示整個生命的化學形式會完全不同,他們的分子會比較小,組成元素會較為多樣,活性也比較高。

  地球上的生物大約使用700種分子,但要能夠找到正確的700種,代表生物體必須能組成超過一千萬種不同的分子。重要的不是能做出多少種分子,而是如何找到可以組成新陳代謝的組合。

  這就像是要在伐木場中找到木頭,來做出一張桌子一樣的困難。理論上你只需要五塊木頭就夠了,但可能整個伐木場充滿了零碎的木料,卻找不到可以拼成一張桌子的那五塊木頭。因此你必須有能力做出比真正需要的數量還要更多的分子。

  泰坦上的化學形式其鍵結和組成元素都較地球更為多元,可能包括硫、磷和矽,所形成的分子也比較不穩定。

  另一個影響泰坦可能生命形式的重要因素則是能量,泰坦所接收到的陽光僅有地球的千分之一,能量極為缺乏。由於快速移動或是生長都需要龐大的能量,所以理論上較有可能出現的生命形式是像生長緩慢的地衣,而迅猛龍大概不太可能會在泰坦上出現。

  不管泰坦上有沒有生命,至少我們知道那兒不會是個侏羅紀公園。

  Bains的研究工作是在英國劍橋及美國麻省理工所進行,他將在2010年4月13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國家天文會議上發表他的研究成果。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11/life-on-titan-could-be-smelly-and-explosive/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10_藏身在銀河系背後的IC 342

  美國太空總署的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找到了藏身在我們銀河系背後的旋渦星系IC 342。

  以往由於銀河系盤面上的亮星、塵埃與氣體阻擋,觀星者和天文學家幾乎很難看見這個星系。而WISE藉由紅外波段的觀測,揭開了IC 342神祕的面紗。

  在像IC 342這樣的漩渦星系中,塵埃和氣體大多分布在旋臂上,濃密的氣體觸發了年輕恆星的生成,正是這張照片中綠色和黃色的區域。照片中紅色的核心部份,也有大量的年輕恆星生成,加熱周圍的塵埃。在外圍的藍色恆星則是位在我們和IC 342之間的銀河系恆星。

  天文學家一直對IC 342很感興趣,因為它距離我們相當近,但是銀河系的阻擋使得決定它的距離變得很困難。天文學家哈柏之前認為IC 342是屬於我們本星系群中的一份子,但現在的觀測資料顯示它距離我們應該要更遠一些,距離大概在660萬到1100萬光年之間。

  這張影像是由WISE的四個探測器所觀測,藍色和青色的部份分別代表波長3.4和4.6微米(micron)的紅外光,主要是恆星發出的光。而綠色和紅色則代表12和22微米的波段,主要是由溫暖的塵埃所輻射出來的。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ScienceDail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04/100408150201.htm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08_金星上的火山可能仍活躍著

  最近從金星特快車(Venus Express)太空船傳回的紅外資料顯示,金星上可能還存有火山活動。

  針對表面沒有風化的特徵的年輕地表區域,科學家觀察到地表熱輻射的變化,確認了三個熱點(Hot Spot)的熔岩流成份差異。「熱點」是地質學環境。在地球上,來自地心的熱物質所產生火山活動的地方,就像夏威夷,就統稱為熱點。

  他們發現在這些區域熔岩流輻射出的熱跟附近區域相比異常的。且這些區域有類似夏威夷的火山活動、大範圍的地形抬昇和地函熱柱造成的重力異常。

  就跟地球上一樣,金星的山谷比山頂溫暖,但是金星濃密的大氣決定了整個行星的表面溫度。這讓科學家可以用電腦模型就預測出表面溫度。根據去年金星特快車上的可見光與紅外線熱顯像光譜(Visible and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Spectrometer, VIRTS)的資料,在某些地區預測的溫度偏差了2-3度,這也正是研究團隊的著眼點。

  從過去的資料上顯示,雖然這些區域疑似處於活躍火山活動的地質時間尺度,但對地質學上而言,這是確認最近一次火山活動的第一手資料。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08/volcanoes-on-venus-may-still-be-active/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08_扭曲的美麗:哈柏太空望遠鏡眼下的M66


  這大概不是你心目中標準的漩渦星系的樣子,不過它可能曾經是!哈柏太空望遠鏡的先進巡天相機(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 ACS)拍攝了這張美麗的影像:獅子三重星系中最大的M66。它不對稱的旋臂和明顯偏移的核心,極有可能是因為獅子三重星系中另兩個成員的重力拉扯所造成的。

  M66位在獅子座方向的3,500萬光年外,在它和M65以及NGC 3628所組成的獅子三重星系(Leo Triplet)中,M66是最大的一個,直徑達10萬光年。另兩個星系的重力影響,扭曲了M66的其中一個旋臂,使得它看起來好像位在核心的上方。

  在旋臂上的塵埃帶以及明亮的星團,點綴出這張影像中藍色和粉紅的部分。它們是天文學家的重要工具,因為它能讓我們知道母星系是如何隨著時間合併的。

  M66擁有傲人的超新星爆發記錄,自1989年來便發生了3次的超新星爆發,最近的一次則是發生在2009年。超新星爆發的亮度在瞬間能比整個宿主星系還要亮,然後便在幾個禮拜到幾個月之內逐漸黯淡。超新星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它輻射出的能量,卻和太陽100億年內放出的能量差不多。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08/hubble-captures-distorted-beauty-of-m66/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06_新發現的小行星將於4月8日飛越地球!

  好消息:太空防衛隊為我們養了一對眼睛!卡特林那巡天計畫(Catalina Sky Survey)中的鷹眼般的望遠鏡已經緊盯著,將於2010年4月8日星期四UTC 23:06(台灣時間為2010/4/9 07:06)時,近距離飛越地球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接近22公尺寬,編號2010 GA6,最接近地球的距離為35萬9千公里,是地月距離的十分之九,所以應該不會構成問題。

  NASA近地天體觀測計畫(Near Earth Observation)之前曾發佈其他的小行星警戒,像2009年11月7公尺大小被稱為2009 VA的小行星就以1萬4000千公里的距離飛越地球,2010年1月的2010 AL30估計有10到15公尺大,也飛到距地球12萬8千公里的地方。

  NASA的NEO計畫,也被稱為太空防衛隊,他們的任務是發現對我們有潛在威脅的物體進行偵測並監控。

  如果需要更多關小行星和近地物體的資訊,可以拜訪NASA的Asteroid Watch網頁。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4/06/newly-discovered-asteroid-will-pass-by-earth-april-8/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405_大自然望遠鏡下的科學

  早在1915年,愛因斯坦開始了這一切。

  1919年時,愛丁頓接續著往前。

  而在過去十年,天文學家從使用MACHO(MAssive Compact Halo Object survey)到OGLE (Optical Gravitational Lensing Experiment)、CASTLES(CfA-Arizona Space Telescope Lens Survey)…沒錯,接下來要講的就是重力透鏡。

  現在LABOCA(Large APEX Bolometer Camera)和 SABOCA(Submilimeter APEX Bolometer Camera)也都插了一腳,依據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將目光對準在很遙遠很遙遠(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星系中,有著恆星誕生的豐饒之地。

  星系的演化在天文物理中是令人費解、具有挑戰性和著迷的話題之一。而其中的核心問題尚未被解答-在遙遠的星系中恆星如何快速的形成,而又是怎樣的恆星形成機制如此不同於我們和鄰近的星系。有大量的線索顯示,在很久以前恆星形成曾非常快速地進行著,但是因為遙遠星系比較暗,也比較小,但是不透明灰塵構成的天然面紗擋住了恆星誕生的光芒,以致沒有太多的數據可以進行數值的假說測試。

  直到去年,最亮的次毫米星系之一被LABOCA發現了,SMMJ2135-0102這個星系的紅移值是2.32;在870微米波段的亮度是106 mJy,這是由於大型星系團的重力所造成的放大效果。而其中只有100秒差距的恆星形成區,靠著後續的高解析力次毫米陣列觀測了細節。這些結果讓恆星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進展,也提供了未來對這些早期星系研究的可行性,特別是對ALMA而言。

  大自然望遠鏡免費的給予天文學家像是ALMA的能力。

  在SMMJ2135-0102中的恆星形成區大約是100秒差距大小,相當於100個高密度巨大分子雲(Giant Molecular Cloud,GMC)核心,而光度也接近100倍典型的恆星形成區的光度。事實上,SMMJ2135-0102中恆星形成區的光度密度可比擬高密度GMC核心,但光度是高密度GMC核心的100億倍。

  這些在SMMJ2135-0102中充滿能量的恆星形成區不同於現在宇宙中所發現的,但大小與光度的關係是和鄰近高密度GMC核心類似的,這表明恆星形成過程的基礎物理是相似的。總之,套用於銀河系和鄰近星系的恆星形成處方,一樣也適用於高紅移星系。這確認了我們所理解的物理在很久以前就一致且合理的運作著。

  愛因斯坦會對此感到高興,而愛丁頓也是。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