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19_NASA對月亮開火了!

  輸人不輸陣,ESO所屬的超大望遠鏡VLT將雷射對準銀河中心,NASA也將雷射指向我們最近的鄰居−月亮。一門光砲不夠看,就用兩根,因此有了這張照片。

  NASA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在一場夜間開放活動中,向活動團體示範了如何追蹤月球勘測軌道衛星(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工程師利用雷射測距儀,將雷射對準距離約40萬公里外的月球勘測軌道衛星,每秒發射28次用以定位,而月球勘測軌道衛星則以每小時5793公里的速度移動著。透過對月球勘測軌道衛星的定位,科學家才能夠確定其探測資料的精確性。

Editor: KP

新聞來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nasa-lasers-moon-photo-skywatching-100919.html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18_消失的星系核球?

  你可能對所謂的「哈柏序列(Hubble Sequence)」並不陌生,天文學家利用它來幫星系分類。哈柏序列的一邊是結構緊密的橢圓星系,往另外一邊走,星系的結構會越來越延展,直到忽然有了中心的核球和周圍的旋臂。當然,還有所謂的不規則星系。

  但有另一種星系並不太符合這種分類:有些螺旋星系並沒有明顯的核球存在,這挑戰了我們目前所熟悉的星系形成理論。

  天文學家普遍認為,星系是由階級性的合併所形成的。小的矮星系最先形成,然後才合併成比較大的星系,這些大星系還會繼續併吞更多的矮星系。在這種合併理論中,碰撞會使得星系中的恆星散開,以隨機的軌道繞著扁平星系的中心運行,形成了典型的核球(classical bulges)。

  那麼,沒有核球的星系,或是只有「偽核球」(pseudobulges-在已形成的星系中,由於重力分層的關係,所形成比較小的核球)的星系,似乎和傳統的星系形成理論不太符合。

  最近一篇評論文章指出,這些沒有真正核球的星系其實很常見,包含了許多大家所熟悉的星系,像是M101風車星系和M33。

  由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John Kormendy所率領的團隊,調查了本星系群中的螺旋星系,分系了核球的大小和光度,以及核球中星球的顏色和年齡。若是核球較小、不明顯,或是核球中恆星的顏色和年齡與銀盤恆星相似的話,便將之歸類為偽核球;明顯易分辨、亮度高,其中恆星較紅較老的,才被歸類為由合併所造成的典型核球。

  分析的結果是有58-74%的樣本沒有所謂的典型核球,而且即使是他們歸類為典型核球的,也比電腦模擬星系形成的核球還要小。像是我們的銀河系,就有個奇怪的箱型核球,而且核球中恆星的速度分佈與銀盤恆星相當連續,這和典型核球會有一不連續速度分佈的理論也不太符合。

  研究團隊認為,要形成這種只有銀盤的星系的方法之一,是要有早期的恆星形成,如此一來,銀暈才能在沒有典型核球的狀況下生成。

  但這樣的發現,卻和同一個研究團隊在2009年針對室女座星系團的分析結果完全不同。在先前的研究中,有著典型核球的星系佔絕大多數,研究團隊的推測是核球的形成與局部的環境有關。所以接下來尚待研究解答的問題是:我們的環境究竟有何特殊之處?為什麼本星系群的星系多不是由合併所造成?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73933/the-case-of-the-missing-bulges/#more-73933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16_戴上3D眼鏡,與哈柏一起遨遊船底座星雲!

  哈柏太空望遠鏡這回要帶你飛向7,500光年外令人摒息的的船底座星雲,而且現在只要戴上你的紅藍3D立體眼鏡,你也能彷彿置身其中。

  在星雲裡的大質量恆星放出強烈的輻射,將周遭寒冷的分子雲侵蝕出一個大洞,造就了這番詭譎奇異的景象。高達一光年的氣體柱是由寒冷的氫氣與塵埃組成,這張照片結合了哈柏太空望遠鏡先進巡天相機(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在2005年所拍攝的氫原子影像,以及2010年拍攝的氧原子影像。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73757/hubbles-amazing-3-d-look-inside-the-dusty-carina-nebula/#more-73757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15_光砲發射,向銀河宣戰!

  位於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用亮橘色的雷射,打在銀河的心臟附近,以製造出虛擬的參考星。

  這套系統稱為自適應光學(adaptive optics),於2002年啟用。原理是使用雷射在90公里的高空,製造出一顆人工虛擬的參考星,再根據參考星受大氣擾動影響所造成的形變,微調主鏡的形狀,加以補償。使用此方法後,天文學家可以得到更加銳利的影像。

Editor: KP

新聞來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telescope-laser-blasts-milky-way-100915.html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13_遊盪於海王星之外的宇宙巨石

  天文學家在哈柏太空望遠鏡的資料庫裡,找到了14顆宇宙巨石,其大小從40到100公里不等,由於他們的軌道在海王星之外,所以被納編為「海王星外天體」(Trans-Neptune Objects,TNOs)。

  TNOs和小行星很類似,差別在於和地球的距離,大部份的小行星都聚集在內太陽系,最遠到木星的軌道。

  而TNOs中最有名的就是冥王星(目前正式的分類為矮行星)和哈雷彗星。

  天文學家對於TNOs深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TNOs是從太陽系形成所就遺留到現在的天體。藉由TNOs的研究可以對太陽系的形成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Editor: KP

新聞來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hubble-telescope-photos-reveal-trans-neptunian-objects-100913.html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10_閃耀的薔薇星雲

  距離地球5000光年的薔薇星雲,是恆星誕生的溫床。這張影像是由NASA的錢卓X射線望遠鏡的X射線資料和數位巡天計畫(Digital Sky Survey)及基特峰國家天文台(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的可見光影像所合成。

  影像中右邊的星團編號是NGC2237,之前只知道其中存在著36顆年輕恆星,但在錢卓X射線的資料加入後,其年輕恆星的數量來到160顆左右。

  影像中紫色、橘色、綠色和藍色代表著可見光,而可見光資料所顯示的是大範圍的氣體和塵埃。

Editor: KP

新聞來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nasa-chandra-observatory-photographs-rosette-nebula-100910.html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10_超大潮汐力摧毀了外星世界


  一直以來,天文學家預期在星團中有較多的機會可以找到系外行星,所以從十年前便在球狀星團中進行搜尋,像杜鵑座47星團就是目標之一,原本天文學家希望能在34,000顆候選恆星中,至少能發現一打系外行星,結果卻是空手而回。

  研究人員對此提出了多種看法。第一種是說,球狀星團中的成員對系外行星而言,都是粗暴的鄰居,因為在高密度的恆星群中,鄰近的恆星會把系外行星踢出它所在的太陽系。

  另一種說法是,杜鵑座47星團所擁有的金屬(比氫和氦重的元素)豐度偏低,所以沒有只夠的材料可以製造出行星。

  而最新的研究提出,杜鵑座47星團還有其他類似的星團,在很久以前曾經是熱木星型系外行星的避風港,但由於熱木星型系外行星是個巨大的氣體行星,且跟母星的距離至少比水星到太陽還要近三倍,但強大的潮汐把它們毀滅了。

  這個結果可以引導未來的系外行星找尋任務,將目標指向較為年輕的星團,如此應該會有更多的機會找到較小的系外行星。

Editor: KP

新聞來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tidal-forces-destroy-alien-hot-jupiter-planets-100910.html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07_蘋果迷的酷炫天文軟體:Star Walk 和 Solar Walk

  不用再擔心面對繁星點點的時候,認不出它們了!如果你曾經看過朋友拿起iPhone或是iPad,面對滿天星空,上下左右轉來轉去,那你或許對Star Walk這套App應用軟體並不陌生,它曾被Apple官方選為2009年最佳程式,結合了優異的衛星定位及羅盤功能,這個小程式能即時秀出你眼前的星空,你可以將螢幕任意移動,星圖也會隨著你觀看的天區而改變,甚至連地平線下的星空,它也一目了然。星座、亮星、行星、月相、放大縮小、夜間模式、時光回溯…一般電腦星圖該有的功能,它一樣也沒少。

  另一個有趣的天文軟體是Solar Walk,你可以利用3D模式觀看太陽系內的各個行星,你可以近距離的觀看行星,從任何一個角度將它們放大縮小,甚至是它們的內部結構,還可以用各個角度看看行星繞行太陽的運動。

  這兩套軟體並不昂貴,新台幣一兩百元就能買到,也有支援繁體中文版,喜歡看星星的朋友可別錯過了!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73079/win-star-walk-and-solar-walk-astronomy-apps/#more-73079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03_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影像!

  這張照片是由位在加州的1.6米「新太陽望遠鏡(New Solar Telescope)」所拍攝,是目前可見光波段所拍攝到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影像。

  新太陽望遠鏡位在加州大熊湖的大熊太陽天文台,隸屬於紐澤西理工學院(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這個望遠鏡是最大的地面太陽觀測儀器,去年才剛落成啟用。

  這張太陽黑子快照拍攝於7月1-2日,也是天文台最新的自適應光學系統所拍攝的第一個觀測目標,解析度可達80公里,是目前地面望遠鏡所能達到的最佳極限。

  自適應光學統利用可變形的鏡片,補償地球大氣擾動所造成的模糊影像。新太陽望遠鏡具備了67具馬達,可使鏡片彎折以得到最清晰的太陽照片。將來科學家將應用同樣的技術,建造4米口徑、擁有349個馬達的「先進技術太陽望遠鏡(Advanced Technology Solar Telescope)」。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sunspot-photo-sun-details-100903.html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03_小行星百百種

  一項搜尋近地天體的太空計畫發現,各個小行星的反照率相去甚遠,這也代表其組成成分並不相同。

  過去幾年來我們靠著光學望遠鏡發現了好幾千個近地天體(near-Earth objects,  NEOs),但光學觀測只能知道亮度,卻無法決定尺寸。因此過去我們通常得要假定可能的反照率,才能估計它們的大小。

  要決定近地天體的尺寸,得靠雷達或紅外線的觀測。「發現近地天體(ExploreNEOs)」計畫,便預計以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紅外波段觀測,決定700個已知的近地天體的反照率和大小。

  在9月出版的「天文學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研究團隊發表了他們的初步結果:近地天體的反照率並不一致,反而是每個小行星都相去甚遠。這也說明了它們的成分並不相同-有些可能是岩石質,有些可能充滿了有機物,有些可能是死去的彗星。

  初步的資料也顯示大於一公里的天體反照率較低,這代表過去我們低估了較大天體的尺寸。因為那些看起來較亮的小行星,其實表面反照率較低,得要有更大的表面積才能反射出那麼多的光。

  當然,這也可能是觀測上的偏差,又小又暗的近地天體當然就不會被光學望遠鏡發現。由於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清單來自於地面可見光的觀測,因此清單中較小的天體當然是比較亮(高反照率)而不會是比較暗(低反照率)的天體。

  除了成分不同之外,另一個反照率差異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太空風化(space weathering)的影響:小的天體可能來自於小行星碰撞所產生,年齡比較年輕,受到的風化作用也就較少,因此也就較為明亮(太空風化會使反照率降低)。

  更多的觀測資料將能幫助我們釐清這個問題,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利用了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觀測了超過300個天體,最新的結果預計今年秋天能夠發表。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Scientific American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blog/post.cfm?id=nearby-asteroids-are-a-diverse-bunc-2010-09-03

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901_恆星形成的競賽

  恆星形成其實像是場賽跑,恆星得在星際雲氣散逸之前,從中坍縮形成。雖然你可能在天文物理導論的課堂上聽過「金斯質量」(Jeans Mass),那是估計雲氣要坍縮形成恆星的臨界質量,但在真實的宇宙中,要考量的因素其實還要多的多,最近一篇才上傳到arXiv的論文,便探討了這些微小卻又重要的效應,是如何影響恆星形成。

  金斯質量只考慮了單獨存在的雲氣,是否會坍縮形成恆星取決於雲氣密度是否夠高。但恆星通常並非單獨形成,而是在一次產生幾百到幾千個恆星的恆星搖籃中誕生。正在形成中的恆星因自身重力坍縮而加熱,加熱會造成局部的壓力增加,減緩收縮,也會發出多餘的輻射,影響雲氣。相同的道理,太陽風和超新星也會阻礙恆星的生成,這些回饋機制就是UCSC的天文學家Laura Lopez等人想要研究的課題。

  為了探討各種回饋機制如何運作,研究團隊選擇了位處大麥哲倫星系的蜘蛛星雲(又被稱為劍魚座30或NGC 2070)做為他們的目標,這個區域是最大的恆星形成區之一。由於視角大,能獲得的空間解析率高,能夠達到秒差距的尺度。另外也由於目標不在銀河盤面中,所受銀河雲氣的影響也能減到最低。

  Lopez的團隊將劍魚座30畫分為441個區域,並研究各種回饋機制在星雲的不同部分是如何運作,每個區域的大小僅8秒差距,觀測資料則取自無線電波望遠鏡、哈柏太空望遠鏡(可見光),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紅外線)。

  或許你對這樣的結果也不會太驚訝-研究團隊發現在不同的區域,不同回饋機制扮演的角色也不太相同。在靠近中心星團的部分(小於50秒差距),輻射壓主導了對雲氣的影響。在較外圍的區域,雲氣本身的影響則比較重要。另一個可能的回饋機制則是被X射線所激發的熱氣體,雖然數量不少,但雲氣的密度太低,不足以抓住它們,因而對整體壓力造成巨大的影響。

  這篇研究首度以大規模的觀測來檢驗先前理論學家提出的機制,這些回饋機制會影響恆星的初始質量分布(也就是初始質量函數,initial mass function),決定有多少大質量恆星的存在,進而影響重元素的產生以及星系整體的化學演化。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72540/the-race-to-stellar-formation/#more-7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