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9_宇宙之尺

  在newGrounds網頁上,有一個經由天文學家之手所製作的宇宙之尺的Flash動畫,從非常小的尺寸(0.0000000001 yoctometers)到現在我們已知最大的宇宙大小尺度。點選這裡,進到網頁後,拉動下面的按鈕,即可放大縮小。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29/amazing-scale-of-the-universe/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解開恆星發光之謎

  清冽的冬日夜晚,在寧靜的山裡抬頭向天望,璀璨的冬季夜空中,星子閃閃發亮。「它們是怎麼發光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要追溯到西元196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漢斯貝特(Hans Bethe,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的研究。

  漢斯貝特獲頒諾貝爾物理獎的原因,正是他解決了恆星中能量產生的問題:小質量的恆星靠的是質子質子鍊,而大質量恆星則是靠碳氮氧循環。這篇文章在他33歲時,就發表在「物理回顧」期刊。其實漢斯貝特不只是在天文物理上貢獻良多,在他30歲前後就已經在核子物理領域嶄露頭角,他所撰寫的一系列發表在「近代物理回顧」的三篇文章,甚至被稱做是核子物理的「貝特聖經」。只是旋即而來的二次大戰,將當時最優秀的物理學家,都捲入了一場沒有對錯的紛爭之中。漢斯貝特是在1906年生於德國斯特拉斯堡(二次大戰之後劃歸法國),為了逃避納粹的迫害,他於1935年到美國的康乃爾大學任教,直至2005年過世。二戰期間奧本海默(Oppenheimer)找上他,擔任研發原子彈的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秘密實驗室理論組的負責人,原子彈能夠成功,當然和他脫不了干係。

  在這之後,他一直都待在核子物理領域,直到1967年,他61歲的某一天清晨六點多,他接到記者打來道賀的電話,恭喜他獲得196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到諾貝爾獎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難得的殊榮,漢斯貝特也不例外,他曾經回憶他的一生,認為得諾貝爾獎的那段時光,絕對會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日子。只是隨著諾貝爾獎而來的,除了應付不完的採訪之外,還有兩個他意想不到的難題。一個是他這輩子第一次,也是僅此一次,陪妻子添購衣服—為了瑞典的寒冷天氣和頒獎的正式場合。另一個難題則是照慣例,諾貝爾獎得主要在頒獎典禮上給一個和得獎研究有關的演講,但難為了他已經離開這個領域近30年,他說:「當時我就像要應付考試死命讀書的學生。」

  在諾貝爾物理獎之後,他又回到了核子物理的路上,只有中間短暫的一段時間曾經研究中子星的結構。1975年,他69歲時自康乃爾大學退休,在餞別會上,他的同事布朗(Garry Brown)向他提出合作的邀約,但他並沒有把這個提議放在心上。當時他對π介子(pion)的研究面臨了瓶頸,直到1978年,他72歲的4月1日,他和妻子從一趟土耳其的旅行返國時經過哥本哈根,布朗和他在哥本哈根機場碰面,聽說了漢斯貝特在土耳其爬Pion(音同π介子)山時扭傷了腳踝的事,便力勸他這必定是來自上帝的旨意,是該轉換研究領域的時候了。漢斯貝特便拋下了妻子,和布朗去了波爾研究院(Bohr Institute),共同研究有關超新星的問題。當時對於超新星為何爆發尚未有解答,貝特和布朗以理論計算共同研究此課題達9年之久。直到1987年1月,他們兩人覺得是該結束這個研究領域了,因為若是沒有觀測資料,根本無法驗證他們兩人的理論,而上一次超新星爆炸已經是近400年前的事。緊接著在2月23日,就發生了著名的超新星1987A,當時所有能夠觀測的望遠鏡,全都轉向此一可遇不可求的目標,觀測的結果也驗證了他們兩人所提出來的模型。此次的超新星爆發也觀測到了額外的微中子釋放。

  漢斯貝特即使垂垂老矣,仍在研究崗位上奮鬥,甚至在他89歲時又轉換跑道,開始研究起了重力波和雙星系統。直到他99歲時,才因心臟衰竭過世。

資料來源:
MY LIFE IN ASTROPHYSICS, Hans A. Bethe,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 41: 1-14 (September 2003)
pdf檔下載請按這裡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8_天蠍座U星爆發了!

  兩位來自佛羅里達的天文學家日前發現,復發新星(recurrent novae,RNe)天蝎座U星爆發了!這讓哈柏太空望遠鏡、雨燕衛星(Swift),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全都忙碌了起來。天蝎座U星上一次爆發是在1999年2月。接下來的幾個月,全世界的觀測將會緊盯天蝎座U星,希望能解開更多有關白矮星、互擾雙星,和IA型超新星的前身之謎。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的Bradley Schaefer博士先前就預測了天蝎座U星的爆發,所以美國變星觀測者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AAVSO)自去年二月起,就開始密切監測此星是否有爆發跡象。今天早上,美國變星觀測者協會的Barbara Harris和Shawn Dvorak寄發了爆發通知,收到通知的天文學家們爭先恐後搶奪衛星和地面望遠鏡觀測時間,想要捕捉這「千鈞一髮之際」。時間絕對是個關鍵,因為目前已知天蝎座U星達到最大亮度只需一天,接著又會開始變暗。

  目前已知的復發新星僅有十個,其爆發現象每10-100年才會出現一次,因此天文學家們對此極感興趣。復發新星是由於在密近雙星中,白矮星主星將伴星的物質吸積到表面上,當物質的量累積到足夠可以點燃熱核爆時,就會產生新星爆發。「傳統新星」(classical novae)則是指只有被記錄到一次爆發的新星,它們也可能有不止一次的爆發,只是間隔的時間長達數千到數百萬年。而復發新星則是間隔10-100年就會再產生爆發現象。

  復發新星和傳統新星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白矮星主星的質量。復發新星的白矮星質量很接近錢卓西卡極限(Chandrasekhar limit),也就是1.4倍的太陽質量。高質量會造成更大的表面重力,這表示只需再吸積少量的物質,便可引發熱核爆。復發新星的白矮星質量大約是1.2倍的太陽質量,甚至更高。相較於傳統新星,其吸積的速度也必然較快,所以才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累積足夠的質量至白矮星表面。

  復發新星是天文學中一個有趣的課題,因為它可能代表了是密近雙星系統演化至IA型超新星的一個階段。密近雙星系統中,質量逐漸累積至白矮星主星表面,一旦白矮星的質量超過了錢卓西卡極限,便會發生IA型超新星的現象。

  但若是復發新星爆發時所噴發的物質,超過在這段時間所吸積的物質,那麼白矮星便無法累積質量達到錢卓西卡極限,也因此無法產生IA型超新星。因此天文學家們莫不把握此次機會,希望能夠得到這顆白矮星的觀測資料,藉以分析噴發出的質量和吸積的速率。

  美國變星觀測者協會希望業餘天文愛好者也能加入觀測天蝎座U星的行列,這些業餘觀測資料,將會和專業天文望遠鏡以及太空望遠鏡的資料結合,共同解開復發新星的謎團。您可以在http://www.aavso.org/observing/charts下載你觀測所需要的星圖和星表。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28/long-anticipated-eruption-of-u-scorpii-has-begun/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6_誕生於星系之外的孤兒恆星

  恆星誕生於星系之外?!錢卓X射線望遠鏡(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最近就觀測到這個現象。影像中,兩條明顯的氣體尾長度超過20萬光年,並且在星系之外延伸著。這個氣體尾位在南天的南三角座方向的Abell 3627星系團中。它是ESO 137-001星系的跟班,距離銀河系大約2億1千8百萬光年。

  一般而言,恆星形成通常是發生在星系盤面;有一些確實是發生在星系之外的氣體尾,但這些氣體尾也是還在星系的範圍內。然而,這次竟然在遠離星系的地方觀測到有恆星形成,實在是令人感到非常意外。

  為何在這個奇怪的地方會誕生出新恆星?這是一個待解之謎。目前,天文學家推測這個氣體尾可能從週遭的氣體中,把恆星形成所需的物質「拉」過來,而產生出所謂的「孤兒恆星」。

  天文學家從三年前就一直注意這個氣體尾,並使用多台望遠鏡進行觀測,包括NASA的錢卓X射線望遠鏡,和位於智利的南方天文研究中心望遠鏡。最近的觀測中又發現了第二條氣體尾,和一個擁有相同熱X射線輻射氣體尾的同伴星系ESO 137-002。

  這篇研究論文「Spectacular X-Ray Tails and Intracluster Star Formation」已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您可以按這裡下載論文的pdf檔。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26/twin-tails-tell-a-crazy-tale-of-star-formation/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5_木衛加尼米德曾經融化

  木衛加尼米德(Ganymede)和卡利斯多(Callisto)可能是雙胞胎,他們的成分和大小差不多,看起來卻不相同,伽利略號(Galileo)和探險家號(Voyager)太空船先前的資料也顯示,這兩顆木衛的內部也不太一樣。造成此差異的原因已經困擾科學家30年之久,但最新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解釋。在太陽系晚期大撞擊(Late Heavy Bombardment,LHB)期間,卡利斯多幾乎沒受什麼傷,加尼米德卻被打的遍體鱗傷,甚至因此融化了。

  美國西南研究所(the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的Amy Barr博士表示,由於此時期的撞擊將加尼米德融化,岩石質的部分沈到核心,就像冰淇淋融化時,巧克力碎片沈到甜筒底部一樣。卡利斯多因為沒有受到這麼多的撞擊,撞擊的速度也較慢,並沒有整個融化。

  Amy Barr和Robin Canup的模型試圖解釋,在38億年前的太陽系晚期大撞擊期間,木星強大的重力使得彗星撞到加尼米德和卡利斯多的表面,每一次的撞擊都混合了表面冰質和岩石質的部分,融化的液態水使得岩石質部分可以沈到核心。由於加尼米德比較靠近木星,受到的撞擊大約是卡利斯多的兩倍,撞擊的速度也比較高。加尼米德的核心形成,大約開始於太陽系晚期重大撞擊期間,並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這段影片(http://www.swri.org/press/2010/Images/cg_movie.gif)解釋了太陽系晚期大撞擊,是如何對卡利斯多(影片上圖)和加尼米德(影片下圖)的內部結構造成影響。


  Amy Barr博士說:「就像地球和金星是雙胞胎,加尼米德和卡利斯多也是一樣,它們是如何在差不多的狀況下出生,卻演變成如此不同?我們的研究顯示,加尼米德和卡利斯多是以如此奇妙又出人意料的方式,記錄了太陽系早期演化的足跡。」

  加尼米德和卡利斯多如何演變成今日我們所見,一直是比較行星學裡的難題,這篇研究提出了可能的解釋,也嘗試將木衛演化、外側行星的軌道遷徙,和月亮所經歷的的太陽系晚期大撞擊事件連結起來。這篇文章已於2010年1月24日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25/one-of-jupiters-moons-is-melted/#more-52081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5_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首次發現近地小行星

  這是不久前的事: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於2010年1月12日首次發近地小行星,這也是研究人員預計會探測到數以千計尚未被發現的主小行星帶天體和近地小行星中的第一顆。在發現小行星的兩個星期前,WISE才剛打開鏡蓋,並於1月6日發佈了“開光”的影像,且於兩天前正式開始全天域巡天。

  這顆小行星的WISE編號是2010 AB78,距離地球1億5千8百萬公里。研究人員經由夏威夷大學的2.2米可見光望遠鏡的後續觀測及確認,估計其直徑約為1公里大小,環繞太陽的橢圓軌道與黃道面有一傾角。由於此傾角,預期不會通過地球附近,所以目前不會對地球有任何的威脅,但此小行星仍被持續的監控中。

  對於WISE而言,除了發現小行星外,通過全天域的紅外探測,預計也能探測到百萬個新的恆星及星系。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25/wise-bags-its-first-near-earth-asteroid/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3_太陽動態觀測站的3.5分鐘簡介

  這是太陽動態觀測站(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最新的簡介影片,它預計在2010年2月9日發射。SDO提供對太陽觀測的新視野,所拍得的影像解析度比高畫質電視的解度力還好上十倍。這個任務要追尋宇宙天氣的起因,像是太陽黑子、閃焰和日冕噴發物。

  關於SDO的更多資訊,請參考這裡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29/the-solar-dynamics-observatory-in-3-5-minutes/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2_國際太空站有即時網路了

  現在真的是「全球資訊網」了!位於地球上空,以時速2萬8千公里繞行地球的國際太空站,站上的太空人已經可以透過無線直接並及時的連上網際網路。原本太空人在太空站上,如要使用像是電子郵件、新聞和微網誌Twitter軟體,則需要透過休士頓的任務中心輔助,才能將資料上傳和下載。然而上個星期,太空站上的網路傳輸軟體更新後,遠征計畫22號飛行工程師T.J. Creamer 首先試用這個不需輔助可直接連上網路的系統,並用他的Twitter帳號@Astro_TJ在網頁上留言:

  「哈囉,各位Twitter使用者!這是來自國際太空站上的首次留言,而且是及時留言!」

  除了這個新功能外,機組人員將陸續開通電子郵件、網路電話和有限的視訊功能。這個系統主要是提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透過網路進行私人通訊,以提高生活品質,並排解長期待在封閉空間所造成的苦悶。

  為了使所有的太空人都可以更新Twitter上的狀態,所以他們有一個公用的Twitter帳號:NASA_Astronauts。若您有興趣,也可以與這個帳號對話哦!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22/iss-now-has-live-access-to-the-internet/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0_艾德林生日快樂!

  1月20號是歷史上第二個踏上月球表面的太空人—伯茲.艾德林(Buzz Aldrin)的八十大壽,您有想要給他一個生日祝福嗎?沒問題!行星協會(The Planetary Society)正在收集這些生日祝福,然後放在一個「巨大卡片」送給艾德林,以慶祝他已經繞太陽80圈了。

  世界各地的人們已準備好生日祝福要給艾德林了,若您也想參與此活動,可以點選此連結來祝艾德林生日快樂。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11/help-wish-buzz-aldrin-a-happy-80th-birthday/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0_令人震驚的貓掌星雲

  這幅驚人的新影像,顯示了貓掌星雲(NGC6334)中巨大的氣體雲和塵埃,就像隻在宇宙間遊蕩的巨貓所留下的掌印。此複雜的星雲有許多大質量的恆星誕生,其位置接近銀河系的心臟,距離我們5500光年,涵蓋天空的面積略大於滿月,實際大小約50光年寬。

  此影像由紅、綠、藍和特殊的氫發射線,四個波段所合成。此星雲看起來是紅色,是因為藍光和綠光被介於地球與星雲間的物質所散射或吸收,而紅光的來源是被炙熱的年輕恆星所照亮的氫氣體雲。

  影像中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右下角錯綜複雜的紅色泡泡,這不是某顆已接近生命末期的恆星所噴發出的物質,就是爆炸後的遺骸。

  NGC6334是銀河系中眾多大質量恆星的孕育地之一,其中隱藏著許多明亮的藍色恆星-每個質量大約是太陽的十倍,而且才剛誕生幾百萬年。這個區域也是許多藏在塵埃下的恆星寶寶的家,總而言之,貓掌星雲裡可能包含了數萬顆恆星。

  點選此連結可以看到其他更細微的影像和影片。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20/stunning-new-look-at-the-cats-paw-nebula/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20_來自土星環的音樂

  此曲只應天上有?沒錯!影片中這段詭異的配樂是來自卡西尼號的真實紀錄—土星所發出的公里波無線電輻射。這些輻射是和土星壯觀的極光一起產生的,科學家利用卡西尼號上「電波與電漿波動科學探測儀器(Radio and Plasma Wave Science,RPWS)」的高解析度觀測資料,將無線電波的頻率轉換成較低頻的聲波,因此我們才能聽到這段來自土星環的美妙音樂。

  你可以在愛荷華大學的這個網站上聽到原始的聲音檔,為美國太空總署建造電漿波動接收器的Don Gurnett教授,一直持續地透過幾個重大的任務,包括探險家一號、伽利略號,和卡西尼號,收集來自太空的聲音。

  作曲家泰瑞‧萊利(Terry Riley)將這些來自宇宙的聲音,結合合唱與天文影像,為克羅諾斯弦樂四重奏(Kronos Quarte)製作了「太陽之戒(Sun Rings)這個奇幻的多媒體藝術作品,你可以在這個連結聽到部分作品內容。萊利曾經說過:「宇宙是夢想與想像的國度,也是一片孕育詩人與音樂家的沃土。」

  還有另一件與土星環有關的音樂作品,曾獲葛萊美獎提名的康乃爾大學音樂系教授羅貝托‧席耶拉(Roberto Sierra),為2008年美國天文學會的行星科學年會製作了一段長達十分鐘的DVD「Anillos(西班牙文中『指環』的意思)」,如果喜歡的話,現在只要花15美金就能擁有!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20/the-sound-of-saturns-rings/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19_日食時觀察到的太陽黑子:太陽活動正逐漸上升

  在今(2010)年1月15日發生的日環食,提供愛好天文攝影的人一個絕佳的機會。而且,除了日食,他們還看到編號1040的太陽黑子也出現在拍攝的影像中!SOHO衛星也在當天捕捉到黑子的影像。這個黑子即將消失在太陽的西緣,於是我們所見到的太陽盤面,又將在此不尋常的太陽極小期中,恢復一片寧靜。

  日地關係觀測(STEREO)太空船讓我們知道,太陽的背面正在發生些什麼事。因此隨著太陽的自轉,前一個編號1039的太陽黑子,即將在接下來的48小時之內,出現在太陽的東緣。 Spaceweather.com鼓勵具有太陽望遠鏡的天文愛好者,不妨多加留意太陽東緣的情況。

  除此之外,日地關係觀測(STEREO)-B 太空船在1月19日世界時13時40分,也記錄到近兩年來最強烈的太陽閃焰,從影像可以看到此閃焰在紫外波段的爆發。這個被分類為M2等級的閃焰來自於編號1039的太陽黑子,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個黑子仍然十分活躍。


  Spaceweather.com表示,由於閃焰發生時,我們從地球上還看不到太陽黑子,因此估計閃焰的強度可能比M2更強,這個太陽活躍區自1月17日以來已經發生至少三次的強烈噴發,目前尚未有減弱的跡象。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19/eclipse-sunspots-signal-increased-activity/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19_氣候變遷與天氣變化

  每年冬天的寒流來襲,如果您身在美國的話,可以常聽到:「嘿,根本沒有全球暖化這回事。」對於這個觀點只有一種回答:「這是錯誤的觀念。」

  在Youtube上面有一系列叫「Climate Denial Crock of the Week」的影片,是由一位主張環保意識和替代能源的環保人士Peter Sinclair所發佈的,主要說明的就是氣候和天氣的差異。下面的影片由每段約10秒鐘,內容為否認氣候變遷正在發生的報導串接起來。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19/climate-vs-weather-video/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14_尋找地球上的月岩標本

  令人震驚的事發生了,有些月岩標本不見了!當初在阿波羅登月計劃時,美國尼克森總統發了約250份,由阿波羅11號(1969年)帶回的月球表面物質禮品,到美國各州和世界各地去,後來又再發出135份阿波羅17號(1972年)帶回的岩石樣本,但NASA發現,目前實際上能找到當初由壓克力材質包覆的珍貴岩石標本和寫著收件人的旗子的比例偏低。

  根據CollectSPACE.com網頁上的兩份名單,已經找到61份阿波羅17號帶回的岩石,但只找到42份阿波羅11號帶回的標本。其他的月球岩石標本,很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行政部門或是制度的改變,有些遺失,有些被偷,或者是被埋藏起來,沒有人知道在哪。

  阿波羅11號帶回的標本是一顆帶有4顆小石頭的合成樹脂球(像是鵝卵石大小),而來自阿波羅17號的差不多十分錢幣大小。這些外交標本中的一部份可能已流入黑市,雖然沒有辦法確切知道這些珍貴的月球岩石的價值為何,但物以稀為貴,初估總價值可能高達一千萬美元。

  每個阿波羅任務帶回的60到110公斤的月球物質和岩石,大部份都被收藏在詹森太空中心,且NASA的教育計劃有嚴格地限制申請使用標本數量的規定。遺憾的是,這些外交月球岩石標本並沒有受到同樣的保護和限制。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14/searching-for-moon-rocks-here-on-earth/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14_哈柏最新影像:臨近星系的過氣恆星形成區

  在宇宙中,大多數的星系都是恆星形成的鬧區,但在鄰近的小螺旋星系,這個製造盛會卻已接近尾聲。在哈柏最新的影像中,顯示出NGC 2976星系外側區域的恆星形成活動都在收尾了,只有少數頑固的派對散客還聚集在星系的內側區域。

原因為何?恆星的誕生起始於另一個星系碰撞了NGC 2976之時,但那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事,而現在過氣恆星形成區是在星系的外側,這是因為有一部份的氣體逸失,其餘的向中心靠攏,所以沒有足夠的氣體提供給恆星形成使用,使得星系中愈來愈多地方閉關休息。

NGC 2976位於大熊座,是M81星系群的成員,距離1200萬光年。它看起來不像是個典型的螺旋星系:它有盤狀的恆星形成區,但沒有明顯的螺旋圖騰;它的氣體集中於中心,但沒有核球。

圖片中看起來像沙粒的東西,實際上是獨立的恆星,研究這些恆星的顏色和亮度,可以知道關於它們的誕生資訊。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14/latest-from-hubble-star-formation-fizzling-out-in-nearby-galaxy/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Sciscape科景新聞_20100112_前所未見的參宿四表面!

  科學家在紅外波段利用干涉技術,看到了前所未見的參宿四表面!

  由巴黎天文台的天文學家Xavier Haubois和Guy Perri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2005年利用在亞利桑納州的紅外光學望遠鏡陣列(Infrared Optical Telescope Array , IOTA)干涉儀,觀察位於獵戶座的紅超巨星—參宿四(Betelgeuse),他們在參宿四的表面上發現了兩個巨大的亮點。這是第一個強烈且直接的證據,顯示在太陽之外的恆星也有對流現象,此研究將使我們更瞭解超巨星的結構與演化,這篇論文已於2009年12月的「天文與天文物理」(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期刊發表。

  參宿四是個已經邁入演化末期的紅超巨星,大小約是太陽的六百倍,噴發的能量是太陽的十萬倍。恆星表面的溫度並不均勻,溫度高的地方看起來較亮,而溫度低的地方看起來較暗,像是太陽黑子的溫度就較太陽表面均溫低了一、兩千度。另一個例子是米粒組織:太陽表面就像沸騰翻滾的開水,熱物質往上升,形成米粒組織中央明亮的區域,散熱後由米粒組織的邊緣沈入底部,邊緣的溫度較中央低了約300度左右,因此看起來較為黯淡。

  在這篇研究報告中指出,參宿四亮點的溫度較表面均溫3600 K還要高500度左右。兩個亮點中較大的一個,其直徑達到星球直徑的四分之一,相當於日地距離的1.5倍。這和我們在太陽上所看到的情形相當不同,太陽上的對流胞約只佔太陽直徑的1/20,也就是幾個地球直徑而已。

  對流的存在可能有助於解釋參宿四的質量流失和表面的氣體噴發現象,另外就像太陽的磁場會影響表面的太陽黑子,將來我們也能利用這些亮點追蹤參宿四的磁場對其表面的影響。

  您可以在這裡下載原始論文。

Editor: Seline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http://www.astro.ncu.edu.tw/outreach/news/100320a.html
轉載自科景網站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469

新聞來源:
http://www.astronomy.com/en/sitecore/content/Home/News-Observing/News/2010/01/Unprecedented%20details%20on%20the%20surface%20of%20the%20star%20Betelgeuse.aspx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12_小行星或太空垃圾將近距離飛越地球

  有一個編號為2010 AL30的不尋常物體,在1月13日時將會以12萬8千公里或是少於三倍月球公轉半徑的距離飛越過地球,此物體約有10到15公尺長,據估計不會撞到地球,但它是什麼呢?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小行星,而另一種則說可能只是一塊太空垃圾。

  2010 AL30最接近地球的時間是台灣時間1月13日20點48分(GMT 12:48),其亮度為14等,路徑經過獵戶座、金牛座和雙魚座,如您想知道此物體的詳細資料,請參考Solar System Dynamics。過了13日之後,觀測此物體就會因為太接近太陽而受影響。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12/asteroid-or-space-junk-object-makes-close-pass-by-earth-wednesday/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11_大質量恆星形成的縮時攝影短片

  由於大質量恆星數量稀少、演化快速且往往被濃密的塵埃物質掩蔽,所以很難看到大質量恆星是如何形成,但天文學家使用甚長基線陣列電波望遠鏡(Very Long Baseline Array ,VLBA),觀察到位於獵戶座方向,距離我們1350光年的巨大年輕恆星的影像,而這顆恆星被稱為源I(英文的唸法類似為「Source Eye」)。

  天文學家自2001年3月到2002年12月,每個月觀測一次,獲得了19幅影像,並將其合成為一部短片,根據短片中源I的氣體運動,天文學家認為這是第一個顯示大質量恆星形成時,會形成和小質量恆星形成很類似的吸積盤的證據。點擊這裡查看縮時攝影短片。


  短片中揭露了在大質量恆星附近,所發出的成千個電波輻射氣體雲會自然產生的激光—邁射。由於一氧化矽邁射發出的強烈輻射光束可穿透源I周圍的塵埃物質,科學家才得以探測到在恆星附近的物質及測量出氣體運動狀況。而目前已知整個銀河系中,只有三個大質量恆星有一氧化矽的邁射。

  20年來,已知小質量恆星可經由盤狀吸積,或是藉由螺旋磁力場導引的物質,使小質量恆星成長,但比小質量恆星大上8到100倍以上的大質量恆星,卻還沒有任何的數據可以證明它是如何形成的,這項觀測證據可排除一些較不可能的理論模型。

  圖片說明:圖為藝術家筆下周圍環繞著熱離子氣體的獵戶座源I。溫度較低的氣體風從盤面上下散出,順著磁力線纏繞成沙漏形狀。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11/time-lapse-movie-shows-massive-stars-form-similarly-to-smaller-stars/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07_發現第二小的系外行星!

  天文學家從發現到數以百計的大質量行星中,經由對系外行星的研究,讓我們對於行星及行星系統的形成及演化有更多的了解,然而在這謎團中我們還缺少了一塊,那就是低質量行星的研究,為了讓我們能了解更多像是超級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尋找低質量行星是天文學家長久以來的目標,但它們卻很難被探測。

  最近的研究報告表示,天文學家利用十米的凱克望遠鏡發現了只有四倍地球質量的系外行星,這是有史以來第二小的系外行星。此系外行星的編號為HD156668b,距離地球80光年,環繞母星的公轉週期為4天。這為發現「超級地球」的記錄上再添上一筆。

  研究人員使用徑向速度法,觀測其母星因行星引力影響,在徑向速度上有些微遠離或接近地球,而導致恆星光譜譜線紅移或藍移,進而發現行星。觀測此頻率也可讓天文學家發現系外行星的軌道特徵,例如軌道週期。此方法已發現了近400顆系外行星。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49920/second-smallest-exoplanet-found/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0107_再度發現了反物質超新星

  有一類理論已存在超過40年的超新星,其亮度比Ia型超新星還亮10倍之多,其中超新星2006gy是第一個被公佈的此類候選星,而在去年12月時又公佈了另一個候選者2007bi,這類型的超新星被稱為「不穩定對」(pair-instability)超新星。一般的超新星爆炸後,會形成中子星或是黑洞的殘留星體,但不穩定對超新星爆炸後,將什麼都不剩。

  編號Y-155號的星體位於鯨魚座,是顆巨大的恆星,其質量為太陽的200倍,由「超新星追踨宇宙膨脹」(SupErNovae trace Cosmic Expansion,ESSENCE)計畫所發現。在經由凱克望遠鏡、麥哲倫望遠鏡等大型望遠鏡的後續觀測中,發現Y-155的紅移值有80%是受宇宙膨脹影響,這意謂著這顆星體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估計Y-155發生超新星爆炸應該是在70億年前。

  Y-155的宿主星系是一個很小的星系,小星系通常重金多元素含量較低,其外圍氣體和其他類型大質量恆星形成的氣體相對原始,而超新星2007bi也是發生在類似的小星系中。這意謂著,當尋找到其他類型的不穩定對超新星時,會發現到它們大部份都在宇宙初期就存在、且還沒被其他超新星合成的重元素圍繞的小星系中。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10/01/07/another-antimatter-supernova-disco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