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10330_玫瑰色的恆星形成區

  這張影像中央的天體看來像是一片濺出的血花,但這其實是解離的氫離子,也就是所謂的電離氫區(HII regions),這裡有許多新恆星正在快速形成。NGC 371是一個被雲氣包圍的疏散星團,星團內的成員星全都從同一個電離氫區誕生,當恆星形成用盡了大部分的氫,留下來的就是星團中炙熱年輕的恆星和一層氫的雲氣。

  NGC 371位在小麥哲倫星系,這個距離銀河系僅二十萬光年遠的矮星系,包含了演化中各個階段的恆星-從像是NGC 371中明亮的年輕恆星,到死亡恆星爆發所產生的的超新星遺骸。NGC 371中活躍的年輕恆星發出大量的紫外線,點亮了周圍的雲氣,絢麗的光芒往各個方向延伸達數百光年。這幅影像是由歐南天文台的超大型望遠鏡(VLT)使用FORS1複合儀器所拍攝。

  疏散星團並不罕見,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就有上千個。NGC 371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變星數量超乎預期,天文學家也在這個星團裡發現了緩慢脈動的B型恆星,我們可以用星震學來研究這類特殊變星的內部結構。變星在天文學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有些變星可以用來量測遙遠星系的距離以及宇宙的年齡。

Editor: JP

新聞來源:EurekAlert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1-03/e-trg032811.php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10325_脫離黑洞魔掌的電子

  根據INTEGRAL(International Gamma-Ray Astrophysics Laboratory之縮寫)伽瑪射線觀測衛星針對天鵝座X-1的最新觀測資料顯示,在物質落入黑洞魔掌前的最後幾毫秒,黑洞附近的強烈磁場可能會使物質的電子脫離。磁場會將這些電子導向其他方向,使它們藉由物質和輻射的強力噴流脫離黑洞。

  最關鍵的證據就是物質落入黑洞前的最後一剎那所放出的偏極化伽瑪射線,由於伽瑪射線只占黑洞所放出輻射的一小部份,研究人員必須累積這個天文衛星過去八年來的觀測資料,才能辨認出偏極化的輻射。

  雖然科學家們仍不確定噴流如何從黑洞兩極噴發出來,但這張相當於曝光超過500萬秒(超過兩個月)的最新影像顯示,天鵝座X-1附近的磁場可能是地球磁場的數十萬倍。

  這項研究發表在三月出版的「科學」(Science)期刊。

Editor: JP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03/scienceshot-black-holes-are-messy.html?ref=hp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10311_速逃星產生弓形震波

  這是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廣域紅外巡天探測衛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簡稱WISE),觀測鹿豹座Alpha所得到的影像。鹿豹座Alpha在天空中的移動速度比其他恆星都來得更快,就像輛快速穿過塞車車陣中的摩托車一樣。影像中央的亮星就是這顆超巨星,在其中一邊還能看到弧形的雲氣與塵埃環繞。在這張影像中,天文學家把弓形震波所發出的紅外光轉換為紅色,好讓我們能夠看見。

  像這樣高速移動的恆星叫做「速逃星(runaway stars)」,我們還不太確定鹿豹座Alpha的距離及速度,只知道它距離我們約1600至6900光年,以每秒約680至4200公里的驚人速度移動。多次的觀測顯示,WISE相當適合拍攝速逃星造成的弓形震波,之前的例子有蛇夫座Zeta,御夫座AE及英仙座Xi。但鹿豹座Alpha更不一樣,它的速度驚人,如果一輛車以這樣的速度(每秒4200公里)橫越美國,從舊金山到紐約花不到一秒鐘!

  天文學家相信,速逃星的高速運動是因為伴星的超新星爆炸,或是與星團其他恆星的重力交互作用所造成。由於鹿豹座Alpha是顆超巨星,它吹出強烈的恆星風,恆星的高速移動加速了前方的恆星風,當較快速的恆星風撞上移動速度較慢的星際物質時,就產生了弓形震波。恆星風壓縮星際氣體及塵埃,使它們變熱並放出紅外線。鹿豹座Alpha的弓形震波無法以可見光觀測,但WISE的紅外線偵測器卻能拍攝到恆星周圍由加熱的氣體與塵埃所呈現出的美麗弧形!

Editor: JP

新聞來源:ScienceDail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3/110311131624.htm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10309_最遙遠的成熟星系團

  「我們已經測量到了目前為止所發現最遙遠的星系團的距離」,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Raphael Gobat表示。「令人驚訝的是當我們仔細觀察這些星系團時,我們發現它看起來並不年輕,其中很多星系都已經呈現很穩定的狀態。並不像以往在早期宇宙中常見的、正在形成恆星的星系」

  星系團是宇宙中受重力束縛的最大結構,天文學家們認為,星系團的成長需要時間,所以大質量的星系團在宇宙初期相當少見。雖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遙遠星系團,但它們看來都還處在年輕的形成階段,尚未成為穩定成熟的系統。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使用歐南天文台超大型望遠鏡(VLT)的高性能儀器:VIMOS可視複數天體光譜儀及FORS2減焦低頻光譜儀,測量由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所發現的一塊黯淡紅色團塊內的天體與我們之間的距離。這一群被稱之為CL J1449+0856的天體,具有遙遠星系團的全部特徵。結果顯示我們確實看到了在宇宙年齡30億年(現在年齡的四分之一)的星系團。

  這個團隊用哈柏太空望遠鏡及地面望遠鏡(包括VLT)仔細地觀察這個罕見遙遠天體裡的成員星系時,他們發現裡面大部分的星系都已經沒有恆星在形成,而是由年齡約10億年的恆星所組成。這個天體已經發展成熟,質量甚至與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室女座星系團類似。

  另外一個證據是歐洲太空總署XMM-Newton太空望遠鏡對CL J1449+0856的X射線觀測資料。X射線來自於散布在星系之間的高溫稀薄氣體,這些氣體往星系團的中心集中,這也是另一個成熟星系團的特徵-這些氣體因為星系團的重力而往中心聚集,太年輕的星系團則未有足夠的時間聚集這些高溫氣體。

  Gobat做了總結:「我們的結果顯示,成熟的星系團在宇宙年齡僅目前四分之一時就存在了。根據現有的理論,這樣的星系團非常罕見,我們非常幸運能夠目睹其一。但如果之後的觀測找到更多這樣的星系團,那我們對早期宇宙的認知可就需要進一步的修正。」

Editor: JP

新聞來源:EurekAlert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1-03/e-tmd030711.php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10304_經過多次撞擊的火星隕石坑

  這是歐洲太空總署在3月4日所公開的火星高解析度影像,這個狹長的隕石坑可能是許多天體以非常傾斜的角度撞擊火星表面所造成。這個尚未命名的隕石坑位於火星南半球,長78公里,最寬的地方約25公里,深2公里。

  被撞擊的區域明顯覆蓋著兩層物質,表示這兒至少經過兩次撞擊,有可能是由一個完整天體的碎片所造成。隕石坑中有三個特別深的地方(在圖中以藍色顯示),且附近的另一個狹長隕石坑也有類似的排列,這更加支持了多次撞擊的說法。

  科學家在1980年代早期便提出,這種狹長的隕石坑可能是因為一個天體被扯碎,產生許多擁有相同軌道的碎片群所造成。1994年,休梅克-李維9號彗星的二十幾個碎片陸續撞上木星,證明了這種事件的確有可能發生。

Editor: JP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03/scienceshot-mars-crater-gouged-b.html?ref=hp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10303_繞行繪架座β的巨大行星

  「天文與天文物理」(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發表了繞行著繪架座β的巨大行星-繪架座β-b的高角解析度觀測資料。繪架座β距離太陽63.4光年,是一顆只有1千2百萬年的年輕恆星,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75倍。眾所皆知,這顆星擁有延伸的環星盤結構,它也是在25年前第一顆被直接觀測到環星盤影像的恆星。2009年,天文學家觀測到在環星盤中有顆巨大的行星繞行恆星運轉,軌道半徑大約8-15天文單位,繪架座β-b也是目前為止我們拍攝到距離恆星最近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提供天文學家絕佳的機會得以研究行星形成的過程,特別是行星及環星盤的交互作用。

  一個國際天文團隊用「超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及「NaCo自適應光學系統」,在2.8微米波段觀測了繪架座β系統,他們再次偵測到行星並且與之前用4微米波段的觀測結果比較。結合了兩次的觀測資料,他們看到了行星繞行恆星旋轉,而分析了新的資料後,他們測量出行星質量約7-11個木星質量,有效溫度約攝氏1100-1700度。

  因為這個系統非常年輕,天文學家們可以從這次的新資料了解很多關於行星形成的資訊。繪架座β-b這顆行星還處於溫度相當高的狀態,這表示它還保留著大部分行星形成時所得到的熱量,假使它的形成方式與我們太陽系中的巨行星類似,那麼某些假設「行星會將吸積環星盤物質時所得到的熱量全部釋放」的模型,就無法解釋它的質量及溫度。

  之後天文學家將會使用「NaCo自適應光學系統」和超大望遠鏡的新一代儀器「SPHERE行星探測儀」對繪架座β-b進行觀測,這將會幫助我們更了解行星的大氣和軌道特性,以及它是如何影響周遭環星盤的進一步細節。

Editor: JP

新聞來源:ScienceDail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3/110303111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