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015_擁有最短星斑週期的遙遠恆星

  環繞著時鐘座Iota星的行星,在母恆星殘暴的摧殘下,只有短暫的時間,可以享受平靜的生活。

  時鐘座Iota星距離我們56光年,擁有目前已知最短的星斑週期:1.6年,相對來說,太陽黑子的11年週期則長的多。目前天文學家認為,時鐘座Iota星是從畢宿星團逃出的年輕的恆星,年齡只有6億年,大約是太陽的八分之一。此結果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Editor: KP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10/scienceshot-distant-sun-boasts.html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014_行星獵人不受星光而盲目了

  一組國際天文團隊使用新的光學系統,直接拍攝到以很近的距離環繞母恆星的系外行星,這比之前所發現的都還要近。此發現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在此系統發展之前,天文學家只能直接看到軌道距離大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個外星人天文學家,跟人類擁有相同的觀測技術的話,他對著太陽系進行觀測,他最多也只能看到天王星和海王星,更內緣的行星會受太陽影響而無法直接觀測到。但新的技術,就可以看到很接近恆星的行星。

  新系統名稱為相變跡日冕儀(phase-apodization coronagraphy),核心技術是一塊表面有複雜圖案的相變跡板(Apodizing Phase Plane, APP),透過APP可消除星光暈,將淹沒在星光中的微弱訊號擷取出來。

Editor: KP

新聞來源:EurekAlert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0-10/uoa-phn101410.php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013_年輕星系的成長之路

  近代的星系會逐漸吞下比較小的鄰居,吸收它們的幾十億顆恆星,然後逐漸成長茁壯,就像我們的銀河系。

  但是最早期的星系附近可沒那麼多的恆星供他們大吃一頓,那它們是怎麼長大的呢?根據一篇10月13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研究,年輕星系沒恆星可吃,只好吃組成恆星的原料了。

  作者研究了3個在110億年前形成的星系,發現它們正從星系際空間逐漸吞下原始寒冷的氫氣和氦氣,並在中心的恆星形成區製造出大量的新恆星。不過一旦氣體消失殆盡,星系就只能藉由合併,或是超新星爆炸所提供的重元素來得到新的恆星了。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10/scienceshot-young-galaxies-made.html
http://www.eso.org/public/news/eso1040/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013_大反彈宇宙中的暴漲

  一般所認知的宇宙誕生劇本是「大霹靂」(Big Bang),但還是存在其他的理論,例如「大反彈」(Big Bounce)就是其中一個劇本。大反彈理論是說,現今的宇宙是由於前世宇宙末期時,發生大塌縮,把所有物質壓在一塊,當到內部擠壓到無法承受的地步時,就會發生大反彈而再度產生新的宇宙。

  此劇本解決了暴漲(inflation)的問題,暴漲是指宇宙以指數膨脹的時期。在廣義相對論中,早期的時空可以存在著暴漲,但是需在某些特殊的起始條件下,而發生此條件的機率只有6x10-92。然而,根據迴圈量子重力(Loop Quantum Gravity,LQG)理論所建構的宇宙模型-大反彈宇宙,發生暴漲的機率非常接近於1。這解釋了為何會發生暴漲,且強化了大反彈模型的理論。

Editor: KP

新聞來源: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827825.200-big-bounce-cosmos-makes-inflation-a-sure-thing.html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012_星球爆炸,塵埃蔽日

  如果在密佈的塵埃雲後面,有一顆恆星爆炸了,有人看得到嗎?天文學家就看到了!但其實他們一開始也不那麼確定。

  在利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搜尋遙遠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時,有一群天文學家發現了意料之外的東西:一團異常高溫的熱塵埃雲。經過進一步的研究之後,它們推論這些熱是由一顆5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爆炸所產生的。但在這大質量恆星成為超新星之前,它已經兩度將氣體拋向太空。最後這些氣體凝結成為塵埃,吸收了超新星爆炸的炫目光芒,並將之轉為熱能,所以才能被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紅外線偵測器捕捉到。

  他們預測再大約十年左右,超新星所爆發出的星球遺骸就會撞上第一團熱塵埃雲。若真如此,屆時X射線的望遠鏡將能偵測到此一現象,也能證實這種從未被觀測到的超新星類型。本篇研究即將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Editor: Seline

新聞來源: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0/10/scienceshot-exploding-star.html
http://www.jpl.nasa.gov/news/news.cfm?release=2010-333
http://researchnews.osu.edu/archive/dustynova.htm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101006_替恆星量體重

  一直以來,天文學家只能透過恆星結構的模型,使用電腦模擬估計出恆星的質量,但是在科學上,經由實際測量的數據才是最好的。實際測量出恆星的質量,在之前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現在天文學家說了,只要遙遠的恆星其周圍存在著行星,且行星也有衛星環繞的系統,就有可能把恆星的質量秤出來。

  要測量出恆星的質量,恆星需存在恆星、行星、衛星的三體運動,其中行星和衛星必須要可以發生「凌日」事件,且行星和衛星要大到足以擋住部份恆星的星光。滿足以上條件,再利用克卜勒運動定律,即可直接得知恆星的質量。

  但是此方法尚未得到實測,因為目前還沒有發現同時有行星和衛星發生凌日的恆星系統。此研究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Editor: KP

新聞來源:ScienceDail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10/101015140801.htm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Sciscape科景新聞_20101001_不是「球狀」的「球狀星團」?!

  球狀星團真的是球狀的嗎?這可不一定!根據一篇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的最新研究指出,在銀河系核球中的球狀星團會被潮汐力拉成橢圓形!

  1917年,天文學家Pease和Shapley就發現有一些球狀星團-像是M13、M19 和人馬座的Omega星團-並非完美的球形。這有幾個可能的原因:第一種是內在的力量:球狀星團也會自轉,自轉產生的離心力使其形狀略呈橢圓形。第二種是外來的力量:附近的大質量天體所產生的潮汐力,使球狀星團的形狀略為扭曲變形。另一種則只是視覺效應:在視線方向有不同數量的灰塵遮住了球狀星團,使得它「看起來」不是完美的球形。

  不只在銀河系如此,在我們的衛星星系-麥哲倫星系中的球狀星團甚至比銀河系中的還要更扁!但是關於球狀星團形狀的研究,一直紛紛擾擾,充滿矛盾。1982年,Frenk和Fall發現,在銀河系和麥哲倫星系中,年紀越老的球狀星團就會越圓,但這個結論隨即在隔年就被Geyer等人推翻。

  van den Bergh等人則是在1984年分析大麥哲倫星系的球狀星團,發現越亮的球狀星團形狀會越扁;但他在2008年新發表的研究結果卻又表示並無此種趨勢;而且還發現銀河系中,越亮的球狀星團反而越圓。

  在2010年10月出版的「天文物理期刊」,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的陳錦威和其指導教授陳文屏利用「2微米全天巡天計畫」(2MASS)的資料,再加上「恆星計數」的方法,重新檢驗了銀河系中116個球狀星團的形狀。由於「2微米全天巡天計畫」是在紅外線波段的巡天計畫,較不受星際塵埃的消光影響;另外,「恆星計數」的方法也比之前以測量星團表面亮度決定形狀的方式更為可靠,不會因亮星的關係而使測量到的形狀有所偏差。

  他們發現,整體來說銀河系的球狀星團略呈扁平,而在靠近核球的球狀星團,有二分之一呈現橢球形的球狀星團指向銀心方向!這表示核球的潮汐力,對周圍球狀星團的形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一些不在核球內,卻較為扁平的球狀星團,則是剛遭遇了外在的潮汐力拉扯,有著較特別的動力演化史,像是剛穿過銀盤的NGC 6838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另外他們也在31個球狀星團中,發現了類似潮汐尾的構造。

  這篇研究的資料來源以及分析方法,都為銀河系中球狀星團的形狀提供了一個相當完整的資料庫。此外,球狀星團的形狀也能夠幫助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解銀河系的質量分佈與合併的歷史。至於銀河系外的其他星系,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則會是下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Editor: Seline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http://www.astro.ncu.edu.tw/outreach/news/110112.html
轉載自科景網站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586

新聞來源:
http://iopscience.iop.org/0004-637X/721/2/1790(原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