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091109_未知小行星飛掠地球!

  上週有顆未曾被發現的小行星。在距離地球一萬四千公里的高空掠過,在它最接近地球的15個小時前,天文學家才剛注意到它。這顆編號2009VA的小行星大小約為7公尺,在美東時間11月6日下午四點半左右,因為受地球重力影響而接近到只有兩個地球半徑的地方。這是目前所記錄到已知不會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中第三接近的。

  在11月6日的時候,卡塔林納巡天計畫(Catalina Sky Survey)發現了這顆小行星,很快的就被小行星中心認定為是一個會非常接近地球的天體。同時JPL的近地小行星計畫辦公室也計算出它的軌道路徑並確認它不會一頭撞上地球。

  另外兩次非常接近的記錄是大小約為1公尺的編號2008 TS26小行星,於2008年10月9日在距地表6150公里的上空越過。另一次是7公尺大小的編號2004 FU162 小行星,於2004年3月31日越過6535公里的高空。平均而言,跟2009 VA大小差不多的天體每年會有兩次接近地球,每五年會有一次撞擊到地球。

  在三個多月前,另一顆小行星 2008 TC3的發現有類似的情況,但是它是在撞擊地球的軌道上,並且將在11個小時後就撞上地球。幸好它的撞擊地點是在非洲的偏遠地區,所以沒有人受傷,而目前已撞擊後的碎片回收並進行研究。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09/11/09/surprise-unknown-asteroid-buzzed-earth/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L2L知識探索網天文速報_20091107_奇怪的火星岩石

  NASA的機會號探測車,到了火星上一顆大石頭的上方,但是這顆石頭是什麼呢?另外一個隕石嗎?還是在一次很久以前的撞擊中,所噴出來的一團東西?在這個區域還散落著許多其他的碎片。

  這顆石頭被命名為「馬凱特島」(Marquette Island),因為就跟「阿皮」(Oppy,機會號的小名)所遇到過的其他隕石命名法則一樣,而從它週圍的沙丘看起來似乎不會提供太多障礙,所以科學家可能會利用此「機會」靠近並檢查這顆石頭。或許下個星期就會有結論,在這之前先欣賞一下這顆隕石的3D彩色圖片吧!

  在還沒對「馬凱特島」做分析前,目前機會號在火星上遇到過最大一顆的隕石是「布洛克島」(Block Island),這是今年七月底的時候,機會號在趕路途中無意發現的。而「布洛克島」經過X射線、鑽探和化學分析後,主要是由鎳和鐵所組成,所以被認定為天外飛來的隕石。

  機會號現在的行程是它將橫越子午線高原(Meridiani Planum),預計明年到達奮進隕石坑(Endeavor Crater)做探測工作。

Editor: KP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2009/11/07/one-strange-mars-rock/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90813.html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Sciscape科景新聞_20091005_200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保護染色體的端粒和端粒酶

  Elizabeth H. Blackburn和Jack W. Szostak發現了染色體末端的端粒(telomeres)能夠保護染色體,之後Carol W. Greider和Elizabeth H. Blackburn則找到了合成端粒的端粒酶(telomerase)。這三位美國科學家在端粒和端粒酶上的重大發現,為他們贏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其實早在分子生物學尚未發展的1930年代,Hermann Muller(1946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和Barbara McClintock(198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就發現染色體末端有種特殊的構造,似乎具有保護染色體的功能,但當時對其作用機制仍然一無所悉。

  1950年代,科學家們開始了解DNA的複製機制,但也面臨了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真核生物的線狀DNA在複製時,由於新的一股DNA只能以5'至3'的方向合成,而且在5'一開始的地方必須有一小段RNA當作引子(primer)。這段引子在複製結束後會被移除,如此一來,每一次細胞分裂後DNA豈不是會越來越短,所攜帶的資訊越來越少(這就是所謂的「end replication problem」)?還好,我們有端粒!

  Elizabeth H. Blackburn在研究一種單細胞原生蟲Tetrahymena的染色體時,發現染色體的末端有一段重複的序列「CCCCAA」;當時另一位科學家Jack W. Szostak發現放入酵母菌的線狀質體會隨著時間快速地被降解。在1980年的一場會議上,Blackburn所發表的研究結果促成了她與Szostak的合作。他們把從Tetrahymena純化出的端粒序列「CCCCAA」放在線狀質體的末段,再將這種質體放到酵母菌中,意外地發現這些端粒序列能夠保護線狀質體的完整。端粒序列在跨物種間仍然能夠作用,這說明了這樣的保護機制由來已久,後來科學家也證明了在大部份的動植物染色體末端都有端粒序列的存在。

  Carol W. Greider當時是Blackburn的研究生,她們希望能夠找到製造端粒序列的酵素,1984年的聖誕節(這說明了研究生是沒有假期的!),Greider成功地在一種細胞萃取液中發現她們一直尋找的酵素活性,Greider和Blackburn將這種酵素命名為端粒酶,並且發現它由RNA和蛋白質所組成,其RNA序列正是「CCCCAA」,可以當作端粒複製時的模板,而蛋白質的部份則具有反轉錄酶的酵素活性。

  許多科學家認為端粒的長度變短是造成細胞和個體老化的原因之一。而癌症細胞則因為有極高的端粒酶活性,所以能夠不斷複製卻又不損及端粒序列;因此治療癌症的一個可行方法就是去除端粒酶的活性,科學家們已經研發出針對高端粒酶活性細胞的疫苗,並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有些遺傳性疾病,像是先天再生不良性貧血(congenital aplastic anemia)也和端粒酶有關,患者的骨髓幹細胞無法進行夠多次的細胞分裂,因而造成貧血。

  這三位科學家的發現使得我們對染色體複製的機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於疾病和可能的治療方式也透露了可能的線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第一百組得獎人,同時也是首次有兩位以上的女性獲得同一個諾貝爾獎項。

原始論文:
Szostak JW, Blackburn EH., "Cloning yeast telomeres on linear plasmid vectors", Cell, 29, 245 (1982)
Greider CW, Blackburn EH., "Identification of a specific telomere terminal transferase activity in Tetrahymena extracts", Cell,43, 405 (1985)
Greider CW, Blackburn EH., "A telomeric sequence in the RNA of Tetrahymena telomerase required for telomere repeat synthesis", Nature, 337, 331 (1989) 

Editor: Seline
轉載自科景網站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463

新聞來源: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9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9/illpres.html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Sciscape科景新聞_20090817_彗星中首度發現生命基石

  科學家首度在彗星上發現構成蛋白質的基本材料,一種稱為「甘胺酸」(glycine)的胺基酸。

  這些微量的胺基酸樣本是來自於冰核彗星Wild 2(發音為Vilt-2)。由美國太空總署在1999年發射的星塵號(Stardust)太空船,在2004年經過Wild 2彗星,利用一種99%以上都是空洞,像海綿般的特殊材料—氣凝膠(aerogel),溫和地捕捉彗髮周圍的氣體與塵埃,這些樣本被密封在膠囊中,在2006年與太空船分離,利用降落傘返回地球,掉落在猶他州的沙漠。

  這篇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哥達德太空中心的天文生物學家Jamie Elsila指出,當彗髮的氣體分子通過氣凝膠時,有一些會黏在微室(微室將氣凝膠固定在收集格柵裡)側邊的鋁箔上,他們在氣凝膠和鋁箔上都有發現甘胺酸的蹤跡。之後科學家們花了兩年的時間發展和測試儀器,才能夠準確地分析如此微小的樣本。

  但由於地球上的生命也使用甘胺酸作為蛋白質的基本材料,科學家們必須排除這些甘胺酸是來自於操作過程中污染的可能性。他們使用了同位素分析的方法,發現了由星塵號所蒐集到的甘胺酸較地球上的有較多的碳13同位素,這說明了這些甘胺酸的確來自於彗星。

  夏威夷大學的物理化學家Ralf I. Kaiser表示,太陽的紫外線或太陽風可能會引發胺基酸的生成,銀河的宇宙射線甚至可以穿過幾米厚的彗星冰核,因此在彗星的冰核中或許會有更複雜的胺基酸存在。由於甘胺酸是胺基酸中分子最小的,因此也較容易揮發,使得我們在彗髮中能夠發現它的蹤跡。歐洲太空總署的羅塞塔(Rosetta)太空船即將在2014年發射降落小艇登陸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屆時將提供給我們更多有關於彗星冰核的資訊。

  星塵號任務的主要研究者—華盛頓大學的天文學家Donald E. Brownlee指出,這項發現說明了製造胺基酸的化學反應可能普遍存在於早期的太陽系中。之前有些科學家認為這些化學反應無法在彗星上發生,只存在於溫暖潮濕的早期小行星上。

  雖然之前就曾經在地球上的隕石中發現過胺基酸,但這是首度在彗星中發現胺基酸的存在,這說明了構成生命的原始物質在太空中並不罕見,生命可能也是如此。而地球上的生命,或許就是來自於彗星和隕石的撞擊。這篇研究即將發表在「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期刊。

Editor: Seline
轉載自科景網站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458

新聞來源:NewScientist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7628-first-amino-acid-on-a-comet-found.html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臺北星空44期_2009年7月22日-本世紀最長的日全食

  每世紀平均會發生的236.7次日食中,僅28.4%是日全食這種罕見壯觀天象;平均每1.5年出現一次日全食,但每次可觀看的地點都不同,同一地點看到兩次日全食的間隔平均約為300~450年。

  日全食發生時,最精彩者莫過於食既到生光這段太陽完全被月亮遮蔽的「全食」期間:短短幾分鐘內,如暗夜降臨,遠方地平卻透著薄光,氣溫驟降,輕風拂面;翹首望向太陽,平日掩蔽於明亮光球的太陽外層稀薄大氣—色球和日冕—倏乎展現美麗身影,紅色日珥如火舌般吞吐於太陽邊緣。景色絕美,也令人驚懼!古代不解者謂之天神示警,現代知者謂之一生必觀一次的天文奇景。

  有人背負行囊、千里舟車勞頓,就為了前往適當地點感受這幾分鐘的震撼;故若全食時間愈長,愈有利於觀察日全食。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不僅恰逢全球天文年而為重點慶祝活動,更是本世紀全食時間最長的一次,最大食點處的全食時間長達6m38.8s,相當接近7.5分鐘的全食極限時間!

  本次全食時間之所以這麼長,乃因地球於7/4上午10點通過遠日點而使太陽視直徑較小,月亮又恰好在7/22凌晨4:16通過近地點而使月亮視直徑較大,兩者效應相加,使食分(月球視
直徑÷太陽視直徑)高達1.0799,日面被月面遮蔽的時間相對較長。

  本次全食帶從印度半島西部外海開始,經印度、尼泊爾、孟加拉、不丹、中國青藏山區,沿長江入海,到南太平洋離開。最大掩食點在太平洋北硫磺島東北方數百公里的海上。全球歷時5h14m6s,全食帶寬258.4km。可見日全食的陸地區域中,以中國長江流域預估的雲雨機率最低,許多城市如成都、重慶、武漢、蘇杭、上海等都位在全食帶內,預估將有數十萬人湧入長江流域一帶觀賞日全食。

  臺灣地區則位於偏食帶,全程可見;臺北地區食分可達0.850,遮蔽日面面積約82.6%,經歷時間2h41m45s,食甚時的太陽宛若細彎眉月般,是近年來少見食分這麼大的日偏食;愈往南、食分與太陽被遮蔽的面積愈小,高雄地區食分已減小至0.762。

  想觀賞壯觀的日全食景象,建議挑選地點的條件為:(1)全食帶中;(2)愈接近最大食點與中心線愈好;(3)雲雨量與颱風侵襲統計機率愈低愈好;(4)交通食宿較便利之處;(5)周邊障礙物遮擋視線;(6)有較獨特的景物可當攝影前景。可以的話,盡量於前一日抵達預定城市以便準備;預備攜帶赤道儀者,觀測點最好可以看見北極星,以便在前一晚校正極軸。

  不過,日食觀測最重要的一點是:除了全食階段外,觀看太陽都必須適當減光,絕不可在無防護的狀況下,以肉眼或透過望遠鏡觀看太陽!適當的減光工具包括:天文專業用太陽濾鏡或太陽濾紙、電銲面罩用的黑玻璃(Din 11號以上)、完全曝光且沖洗過的黑白底片或X光片、磁碟片的膠片部分、4張重疊的偏光立體眼鏡等,可視日食觀察所需來準備。

  不妨參考以上建議,及以下由台大天文物理所胡佳伶小姐整理的網站,尋找相關資料,挑選您想觀察日全食的地點,或是您所在地的日食發生狀況吧!

◎各項日食資料:NASAEclipseWebsite http://eclipse.gsfc.nasa.gov/eclipse.html
◎日食模擬動畫:EclipsesOnline http://www.eclipse.org.uk/
◎氣候統計:Eclipser Climatology and Maps for the Eclipse Chaser http://www.eclipser.ca/
◎中國國內日全食最佳觀察點消息:Astroworld 天文園 http://www.phy.cuhk.edu.hk/astroworld/SE2009/SE2009.html

文 / 張桂蘭、胡佳伶
轉載自臺北天文館 臺北星空 44期(pdf檔

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

臺北星空43期_天文望遠鏡四百年

四百年前,伽利略.伽利萊走到家附近的田地中,把自製的望遠鏡指向了月球、行星與恆星,從此,天文學就改觀了!

  在伽利略首次把望遠鏡指向天空後400年的今日,天文學家使用巨型反射鏡來眺望宇宙,以電波望遠鏡來收集外太空的微弱訊息,甚至把望遠鏡發射到太空中,超越了影響成像的大氣層,呈現出更激動人心的天文景緻。

  但望遠鏡的發明要歸功給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德國籍荷蘭眼鏡商漢斯‧利伯黑(Hans Lipperhey)。利伯黑來自荷蘭的商貿大城米德爾堡市。1608年時,利伯黑發現當透過一組凸透鏡與凹透鏡望向遠處的景物時,只需將那兩塊透鏡以恰當的距離隔開觀察,景物就會被放大。但利伯黑從未曾把望遠鏡指向繁星,他反倒認為這項新發明最有利於航海家和士兵。

  在1608年9月時,利伯黑展示了他的新發明給荷蘭的莫利茲王子看,他選擇的時機相當有利,因為當時荷蘭正捲入與西班牙長達80年的戰爭中。新的望遠鏡能把物件影像放大,能顯露出原來單靠肉眼所不能察覺的遙遠敵艦與軍隊!但荷蘭政府卻從未把望遠鏡的專利權授
予利伯黑,原因是當時還有其他商人同時聲稱擁有發明權,尤其是利伯黑的競爭對手察哈里斯‧楊生;這項爭論一直沒有獲得解決。時至今日,望遠鏡的真正起源仍然是一個謎。

  現代物理學之父,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在聽說了望遠鏡的消息後,便決定自製一具。伽利略是當時最偉大的科學家,也是「新宇宙觀」的強烈支持者─由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所提出,地球環繞著太陽運行。根據他所聽聞的荷製望遠鏡,伽利略自製了他自己的儀器,而且品質更好。

  數週後,1610年1月,伽利略把望遠鏡望向木星,他看到在木星附近有四顆光點,夜復一夜地跟隨木星改變它們在天空的位置。衛星們環繞著木星運行,就像一場緩慢的星空芭蕾舞,這四顆光點後來被稱為木星的「伽利略衛星」。

  伽利略還發現金星的盈虧現象。和月球一樣,金星時圓時缺、循環不息。在土星兩邊出現的奇怪附加物、太陽表面上的黑斑點;當然,還有恆星,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顆!每一顆星單靠肉眼去看都太暗。就像忽然摘去了一直戴著的眼罩一般,整個宇宙讓人類重新發現了!

  有關望遠鏡的消息在歐洲像野火燎原般地迅速傳開。在布拉格,約翰尼斯.刻卜勒在魯道夫二世大帝的宮廷中改良了望遠鏡的設計。在安特衛普,荷蘭製圖師米歇爾.馮.蘭格林製作了首批準確的月面地圖,顯示了他所認為的「陸地」與「海洋」。一名波蘭啤酒富商約翰尼斯.赫維留斯,在他設於但澤的天文台建造了巨型的望遠鏡,這天文台大得橫跨三個屋頂。但當時最好的儀器,要算是由荷蘭的克里斯堤安.惠更斯所製作的。

  1655年,惠更斯發現了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幾年後,他觀測到了土星的環系統,那是伽利略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此外,惠更斯還看到火星上暗淡的斑紋標記與明亮的極冠。

  最早期的望遠鏡全是折射式的,利用透鏡來聚集星光。後來透鏡被反射鏡所取代,這類望遠鏡首先由尼科羅.祖基所製造,後來由艾薩克.牛頓所改進。在18世紀末,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反射鏡是由一位從風琴家轉業為天文學家的威廉.赫歇爾所鑄造。赫歇爾兄妹把赤熱熔化的金屬灌注到模具裡,等冷卻後再在表面進行拋光,使其能反射星光。赫歇爾一生中建造了400具以上的望遠鏡。其中最大的一具大到需要動用4名僕人來操作繩索、輪子和滑輪,以便追蹤恆星在夜空中的日週運動。赫歇爾就像一名勘察員,掃描了天上,為上百個新發現的星雲及雙星編製星表。他也發現了銀河系其實是一個扁平的圓盤,甚至透過觀測恆星與行星間的相對運動,量測了太陽系在這個圓盤中的運動。在1781年3月13日時,赫歇爾又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天王星。

  威廉.帕森斯,也就是第三代羅斯伯爵,在英國愛爾蘭中部蒼翠繁茂的鄉間,建造了十九世紀最大的望遠鏡。它有一塊巨大的1.8米口徑金屬製的主鏡,這巨大的望遠鏡被稱為「帕森城的巨獸」。在晴朗無月光的夜晚,伯爵會坐在目鏡的位置,在宇宙星海間遨遊。他前往了獵戶座大星雲(現在知道那是一個恆星的苗圃),也前進到神祕的蟹狀星雲(超新星爆發後的殘骸),還有漩渦星雲(現在知道那是螺旋星系M51),羅斯伯爵是首位發掘它宏偉螺旋形狀的人。那是一個跟本銀河系相似的星系,有著交錯的暗淡塵埃與發亮氣體、上千億顆恆星。

  1897年在芝加哥葉凱士天文台建造的望遠鏡,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折射式望遠鏡。它的口徑雖然只有一米多,但鏡筒卻長達18米!當這具望遠鏡落成時,折射式望遠鏡的建造技術也已經接近瓶頸了。還想要更大望遠鏡就要考慮使用反射鏡了。在反射式望遠鏡中,由於星光抵達反射鏡後就會反射而不會穿透,所以我們能製造比透鏡薄得多的面鏡,而且能從鏡面背後來支撐它。因此反射鏡的口徑能比折射鏡大上很多。

  一百年前,大型反射鏡進駐了美國加州南部。當時威爾遜山算是比較偏遠的山峰、夜晚漆黑。喬治‧艾勒里‧海爾就在這兒先建造了一具1.5米口徑的望遠鏡。雖然口徑比羅斯伯爵那具退役的龐然大物要小,但成像品質卻更佳,而且地點也更好。海爾還說服了當地的富商約翰.胡克,斥資興建了口徑2.5米的望遠鏡。數以噸計的玻璃和鋼材被拖上威爾遜山,胡克望遠鏡終於在1917年建成,並保持了全世界最大望遠鏡的地位達三十年之久。

  新望遠鏡的口徑巨大得不可思議,觀看影像的方式也轉變了。天文學家不再用肉眼從望遠鏡的目鏡來觀看,而是利用攝影乾版置於望遠鏡的底部,用好幾個小時來收集星光。從未有人曾看過那麼深邃的宇宙,原來在螺旋星「雲」中,佈滿了一顆顆的恆星,它們就像我們身處的銀河系,也是一個龐大延展的恆星系統!

  在仙女座大星系中,愛德溫‧哈柏發現了一類亮度準確變化的造父變星,從這項觀測,他推斷出仙女座星系到我們的距離差不多是100萬光年(目前的觀測值超過230萬光年)。螺旋狀的星「雲」,像仙女座星系一樣,是一個個獨立的星系。在威爾遜山上,哈柏發現近的星系以較慢的速度遠離,而遠的星系離開的速度更快-宇宙正在不斷膨脹!胡克望遠鏡成就了科學
家在二十世紀中影響最為深遠的天文發現。

  喬治‧艾勒里‧海爾有一個夢想,就是建造一具比以前的還要大兩倍的望遠鏡。二十世紀巨鏡中最年高德劭的,就是位在帕洛瑪山上五米口徑的海爾望遠鏡。其可動重量超過500噸,但卻能巧妙地平衡,使其移動時就像芭蕾舞者般的優雅。它那40噸重的主鏡,能夠顯現出比人眼所見還要暗四千萬倍的星體。海爾望遠鏡在1948年建成,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行星、星團、星雲,和星系的影像。像巨大的木星、還有它眾多的衛星,令人驚嘆的火焰星雲、在獵戶座大星雲中稀薄的氣體…

  蘇聯的天文學家在70年代末期嘗試更大的口徑,他們在高加索山脈的高處,建造了「經緯台式巨型望遠鏡」(Bolshoi Teleskop Azimutalnyi—簡稱BTA)。使用了巨大的6米主鏡,可是卻從未達到科學家對它的期望。它實在太大、太貴,也太複雜了。望遠鏡的歷史這麼早就要結束了嗎?當然不是!今天我們有十米口徑的望遠鏡正在運作,還有更大的正在籌劃之中。

  多虧望遠鏡的發明,我們才能追溯宇宙的歷史。在不斷演化的宇宙中,生命是奇蹟,我們都是星塵,這全新的觀點和廣傳的故事,都是由望遠鏡帶給我們的。試想如果沒有望遠鏡,我們仍然只知道六顆行星、一個月球和幾千顆恆星而已,天文學會仍停留在襁褓時期,就好像被埋藏起來的寶藏一般。自古以來,宇宙的深處一直召喚著熱愛探索的人心,從君主到庶民、政界到工商界,都和科學家一樣,感受到浩瀚深空的吸引。然而透過望遠鏡的投入,使得我們探索的領域迅速地擴大,一步步地滿足人類的好奇與渴求!

原文 / Govert Schilling, Lars Lindberg Christensen, ESA/ESO(Eyes on the Skies-IYA2009特別影片系列1~2)
原譯 / 張師良(香港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修稿 / 孫維新、胡佳伶(臺大天文物理研究所/中華民國天文學會)、張桂蘭、陳俊良(臺北天文館)
摘錄改寫 / 洪景川(臺北天文館)

轉載自臺北天文館 臺北星空 43期(pdf檔

臺北星空43期_「2009全球天文年」簡介:仰觀蒼穹四百年-我的宇宙,我來探索!

望遠鏡的發明

  望遠鏡的發明人無從查考,但是第一位正史記載的專利申請人是荷蘭的德裔眼鏡商漢斯‧利伯黑。雖然荷蘭政府因為望遠鏡的原理簡單,許多人都已經知道如何製造,而沒有核准專利權,但是望遠鏡的出現和大量製造,卻已經徹底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士兵,用望遠鏡來提早發現和觀察敵人;航海家,用望遠鏡來搜尋和研究陸地;自然觀察者,用望遠鏡來賞鳥看花;但卻只有伽利略,這位帶領我們進入「實驗科學」領域的先驅者,在四百年前將自製的望遠鏡指向星空,作出了多項天文科學上的重大發現,也進一步佐證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同時為克卜勒的行星運動定律奠下基礎。這個劃時代的進展,在四百年後科學發展飛速的今天看來,尤其有其重大意義,也因此2009年就成為了「全球天文年」!

「2009全球天文年」緣起

  1609年,伽利略首次將望遠鏡轉向夜空,從此開啟了現代天文觀測的先河,這不僅是人類近四百年來對宇宙展開科學探索的濫觴,這個偉大創舉所引發的科技變革,更徹底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與認識。2009年,是這一重要里程碑的四百週年,也正因為如此,全世界最大的天文學術機構—「國際天文聯合會」(IAU)—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共同將2009年定為「全球天文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這項提案是由伽利略的故鄉義大利提出,並在2007年12月20日的第62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通過。

  「2009全球天文年」的主題定為「我的宇宙,我來探索!」(The Universe,Yoursto Discover),強調的是「全民參與」。的確,我們常說:「天文學,是一門最遠的科學,同時也是一門最近的科學!最遠,是因為我們所研究的星星銀河,多半都在萬千光年以外;最近,是因為這些星星銀河,我們抬頭就可以看得見。」因此,自有人類以來,夜空星象的觀察,和天體天象的紀錄,就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對一般社會大眾和各級學校的學生而言,「天文學」通常是自然科學領域中,最能夠讓人產生好奇,而使人進一步想去研習的學科。因此,「2009全球天文年」這個極為重要的全球性活動,將會再一次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星空的喜悅,和對宇宙的好奇,因為它最主要的目的,就在於傳達科學發現的欣喜,同時使一般大眾都能分享知識提升的喜悅。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將用2009年整整一年的時間,來慶祝天文學和它對社會、文化、教育所帶來的貢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將特別強調科學教育、公眾參與,和年輕學子的投入。

  天文學是最古老的基礎科學之一,但它同時也是最尖端的科學,更對其他的許多學科領域產生巨大的推進和影響;天文學的進展不但是人類智能的展現,也持續地對我們的文化產生許多衝擊。在過去的幾十年來,天文學此一領域有長足的進展:在一百年前,我們只對我們所處的銀河系有粗淺的認識,但是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宇宙起源於137億年前,且由數千億個星系所組成;一百年前,我們根本無法研究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太陽系的存在,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在我們的銀河系附近,發現了將近330個系外行星,甚至我們也已經接近了生命起源的謎底;一百年前,我們只能夠用光學望遠鏡和攝影底片來研究天體,但是現在我們能夠運用最尖端的科技,從地面到太空,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以全波段對我們的宇宙進行全面性的探索。在太空科技最新進展的推波助瀾下,媒體和大眾對天文學充滿了興趣,更將我們的視野帶往另一個境界。

  「2009全球天文年」將讓人們瞭解天文學和其他基礎科學的重要性,並吸引更多年輕學子投身科學與科技領域;也將讓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能有機會參與這場令人振奮的科技變革。聯合國已指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2009全球天文年」的領導組織,國際天文聯合會為天文年的執行組織。同時,聯合國也鼓勵所有會員國及聯合國組織積極協助和參與全球天文年。天文學的精神是世界各民族無價的資源,截至目前(2008,12)為止,已有129個國家和29個組織註冊參加「2009全球天文年」的活動。

  「2009全球天文年」的展望,是希望人類能在夜空中「重新發現」我們在宇宙中所處的地位,更進一步地能夠親身體驗發現的欣喜和探索知識的喜悅。我們應該要了解,天文學和其他的基礎科學一樣,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重大的影響,並且理解科學知識如何為我們的社會帶來進步與和平。各國為了「2009全球天文年」的活動,已經陸續地組成了國家級的委員會,將天文學界的專家學者、業餘愛好者、科學研究和科學教育機構集合在一起,一同為「2009全球天文年」的各項籌備工作而努力。

  「2009全球天文年」全球的活動主要由歐洲國家規劃和提倡,同時對各參與國家提供各項軟體資源和支持。歐洲多個國家為現代天文學的起源之處,在天文學和科學哲學上的思考有深厚基礎,針對這個全球性的活動,自有其希望達到的目標。雖然因為時地不同,和我們在國內希望推動的事項不同,但是在此我們仍將其表列如下,希望讀者能夠瞭解天文先進國家對現代天文科學教育和推廣的期待為何,也希望我們能從中獲得啟發。這項大型活動的國際目標共有八項:

  1. 藉由傳播天文學和相關領域的研究歷程、批判性思考和所得的科學知識,提升一般大眾對科學的覺察力。
  2. 透過天文觀測經驗帶來的感動,使民眾能更願意且容易地去接觸基礎科學的概念知識。
  3. 藉由國際合作的開始和刺激,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天文社群。
  4. 藉由科學中心、星象館和博物館的參與,協助和提升學校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科學教育。
  5. 藉由科學和科學家的現況,提供科學教育與科學相關職業的連結,長期地提升學生就讀科學及科技相關科系的興趣,和對終身學習的需求。
  6. 藉由地區、區域、全國和全球性的活動,集結業餘天文學家、教育工作者和科學家,開展新的或是強化已存在的聯絡網路。
  7. 在科學家的代表性上,更強化兩性平等的關係,並且鼓勵少數族群投身科學和工程相關領域的職業。
  8. 藉由體認夜空黑暗的可貴以及歷史性天文景點的重要性,加強對其文化及環境上的保存與保護。

  為了達成這八項目標,國際上舉辦了多項里程碑計畫,包含了天文學100小時(全球網路轉播活動)、伽利略望遠鏡(動手做望遠鏡)、宇宙日記(天文學家的部落格)、宇宙的港口(單一入口網站)、女性天文學家、夜空黑暗的可貴、天文世界遺產、伽利略教師訓練計畫、宇宙的美麗(針對兒童所設計的天文活動)、從地球看宇宙-天文影像展、全球性天文發展,以及多項的特別計畫。您可以在http://www.astronomy2009.org/ 獲得更多相關資訊。

同一個地球,同一片天空!

  2009年一整年中,全球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將會舉辦多項活動,共同慶祝天文學在社會、教育,和文化上所帶來的衝擊,當然臺灣在這場全球盛會中也不會缺席。我們在推動「2009全球天文年」計畫的過程中,除了積極參與國際上的全球性活動,國內的籌備工作在2008年二月初就已經開始。我們在一系列的籌備會議中,邀請了各大專院校和中研院、各科教館所、各國家公園、各地方縣市教育局處、各地方性天文協會、中小學地科教師,和各大專院校天文社團的人員參與,結合了國內天文科學研究、教育,和推廣等各個層面的相關人員,共同規劃了一份完整的「天文年」計畫書,所有參加籌備的人員和活動都已經蓄勢待發,各個面向的活動將會環繞「天文」這個尖端且迷人的主題,進行難得的科研、科教、科普三方面的大結合。

  我們在國內推動「2009全球天文年」相關活動,明確揭櫫了十大重點方向,包含了高等教育、中小學教育、社會教育,及國際合作等各個層面:

  1. 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透過大學和中研院對社會開放的科學學術會議及科普演講,使社會大眾瞭解科學工作者的工作內涵和長期以來的貢獻;我們並將邀請國際上曾獲致重要研究成果的傑出學者來臺,於各大學作巡迴演講,同時對社會大眾進行科普演講。

  2. 中小學教育-新編教材:以兼具科學性、趣味性、前瞻性,和生活性的方式,新編書面和網路的中小學天文輔助教材。我們將引入尖端天文新知,改編為趣味教材,讓學生接觸國際上最前緣的天文知識,提升學生對天文科學及其他自然科學領域的背景知識和學習興趣。

  3. 中小學教育-教師研習:教師教學能力的精進和提升,是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新編教材和教師研習互為表裏,我們將配合各級學校新編教材,舉辦各級學校教師的天文研習課程,使得教師可以從新編教材中學習天文背景知識及最前緣的天文學進展,並提升教學能力。

  4. 中小學教育-天文知識創意競賽:對國小、國中,和高中實施全國性的「天文知識創意競賽」,鼓勵學生學習網路教材,接觸尖端科技知識。我們希望從這項大規模的活動,得出2009年全臺灣學生的天文知識基準線,將可作為未來國家科學教育研究部門發展自然科學教學的參考。

  5. 中小學教育-創意教學:以網路動畫刺激創意發想,要求學生「創造自己的星座和神話故事」,破除制式化的思考模式和知識的單向吸收,使學生經由這方面的活動,深入瞭解星座的歷史由來,同時發揮活潑創意,跳脫既有框架,培養學生寫故事和說故事的能力。

  6. 社會大眾-終身學習:藉由天文年各項全國性的教育和推廣活動,以及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網路知識寶庫,喚起民眾對天文科學的認識和喜愛,從而願意通過本計畫的入口網站,主動接觸並瞭解天文學和自然科學各領域的基礎知識,展開自我的終身
學習。

  7. 社會大眾-環保和節能:透過系列座談、演講、影片、書籍出版,提升民眾對地球、太陽系、銀河,及宇宙的認識,培養社會大眾和學生正確的宇宙觀,同時使國民深刻認識自我所處的環境,而更加珍惜地球環境和黑暗夜空,進一步養成環保和節能的良好習慣。

  8. 社會大眾-城鄉差距:透過「星空大使」、「社區演講」,及「街頭天文學」等方式,結合地方性天文協會、業餘天文學家,和大學天文社團,將天文知識和觀星技巧帶往各鄉鎮村落,提升偏遠地區民眾和學生對尖端科技的瞭解,從而縮小城鄉差距。

  9. 社會大眾-科學與人文:藉著一系列跨領域(科學vs.人文)的演講、座談,和影片,將文學、歷史、音樂、藝術中的「天文」成分萃取出來,讓民眾和學生瞭解天文知識和我們日常生活關係的緊密,從而培養兼具科學知識和人文素養的國民,讓科學成為文化的一部份。

  10. 國際合作及交流-領導周邊:(i)舉辦「亞太青年天文營」(APAC,由中央大學主辦),帶領各國年輕學生認識天文,協助周邊國家發展各國的天文科學教育,讓臺灣能夠在科學教育和推廣上回饋國際社會;(ii)與中國大陸國家天文臺、天文科研機構(e.g. 南京天光所),和重點高中(e.g. 杭州高中)結合,舉辦三個層面的「2009長江流域日全食」觀測活動,包含研究人員學術會議、中小學老師研習,和高中學生交流活動;(iii)和歐洲國家(e.g. 奧地利,SPoC: Thomas Posch)天文年活動結合,進行科教人員和學生的交流互訪。

  除了以上的各項活動之外,我們也將結合國科會每年一度的大型科教活動「科學季」與「2009全球天文年」,預計在2009年八月初至九月中,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為期37天的大型特展-「仰觀蒼穹四百年」,此次特展的重點在於闡述自望遠鏡用於天文觀測後的四百年間,科技上的尖端進展以及這些進展所導致的科學上的重大發現,同時介紹這些重大發現如何一步一步地形塑人類的宇宙觀。

  天文學的內涵非常廣泛,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與許多科學和人文的領域也都有密切的關連,因此我們在規劃這次特展的過程中,列出以下幾個主要方向:

  1. 天文學的主要基礎領域;
  2. 天文學與各大科學領域的關係;
  3. 天文學與各人文學科之間的互動;
  4. 天文觀測儀器和方法的介紹;
  5. 人類宇宙觀的演進。

  展示的形式將會包含文字、圖像、音樂、動畫、實際儀器、虛擬模型、互動展品、創意發想、多媒體、影片、系列演講,和現場活動等;展場的架構則包含了「星空走廊」、「太陽系迴廊」、「天文歷史廳」、「物理現象廳」、「儀器操作廳」、「遠距觀測中心」、「星空故事廳」,以及「創意動手做專區」等。我們希望在此次特展中,展現宇宙星空之瑰麗和尖端科技之神奇,以及如何透過尖端科技,瞭解宇宙奧秘的過程,但是因為現代閱聽大眾每天接觸的傳播影音媒介多半生動活潑而富變化,因此為了要使本次特展能夠吸引民眾和學生,而達到良好科教效果,表現方法將超越傳統的平面文字和影像,而以數位影音、3D投射、虛擬實境,及觸控式互動展品為主,所以在本次特展中,尖端設備的數位裝置,和整合展場與展品的軟體研發,都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為了進一步提升「科學季」的科教效果,並盡量弭平城鄉差距,我們將在網路上設置介紹展出內容的學習網站、舉辦與展場活動結合的「星空網頁博覽會」,翻譯國外優良的天文教學網站,同時將特展各項展示內容以精美方式編排,出版特展專刊。為了豐富特展內容,增加展出活動的多樣性,我們已經預定了特展期間中正紀念堂演講廳的大多數週末時段,安排天文科學及其相關領域的講座演講和座談。

  在本次科學季特展的展場設計和展品規劃中,我們將發展以下特色:
  1. 科學性:引導民眾,瞭解科學發現的過程和科學研究的態度與精神;
  2. 知識性:將望遠鏡發明所導致的尖端知識的爆發,提綱挈領地做出描述;
  3. 教育性:設計特展的內涵和實作過程,對民眾產生啟發和教育的作用;
  4. 互動性:特展的主要展項,將以互動的方式進行,讓民眾能有親身體驗;
  5. 趣味性:特展的多項內容,將以趣味方式包裝,以吸引民眾和學生學習;
  6. 創造性:科學發展的特色在創造,無論是天文學的知識或是望遠鏡的技術;
  7. 歷史性:天文學的發展就是科學前進的歷史,特展將強調歷史和人物;
  8. 生活性:日月星辰的起落定出生活的時刻,也因此天文學和生活緊密結合;
  9. 哲學性:天文學的發展帶來對宇宙與時俱進的認識,也創新了哲學的思考;
  10. 藝術性:對天體天象的描繪和敘述,自古至今,不但是科學也是藝術。

  對國內天文科學研究、教育,和推廣等各個層面的相關人員來說,「2009全球天文年」是令人期待的一年,我們很希望能藉由這個機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攜手,為天文教育和推廣盡一份心力,期待在2009年結束以後,臺灣在天文科學的研究、教育,和推廣上,都能夠產生質與量上的改變!希望在2009年,我們可以一起走出戶外、仰望星空,重新認識我們廣漠而神秘的宇宙,也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和我們分享相同的感動!

  「2009全球天文年」的臺灣網頁已經上線,網址為http://www.astronomy2009.tw,您可以在這裡看到中文版的天文年宣傳短片,未來有關天文年的各項活動與資訊也將公布於此。

文 / 孫維新、胡佳伶
孫維新: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2009全球天文年」臺灣地區總召集人
胡佳伶: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助理

轉載自臺北天文館 臺北星空 43期(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