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的彗星都來自太陽系的外圍,在目前的標準模型中,太陽系的外圍存在著無數個小行星體(Planetesimals),其中成球形分佈的歐特雲更是被稱為長週期彗星的家。歐特雲的成因,在標準模型中,是由於太陽系成形後, 殘留在太陽系內側的原行星物質(Protoplanetary material)被木星的重力甩出去。然而,就算木星非常有效率的工作,但這些殘留的原行星物質數量,也只佔了歐特雲中的一成。
研究人員再度提出20年前就被屏棄掉的學說:年輕時的太陽,曾是星團的一部份,所以在那個時候,太陽利用本身的重力,搜刮其他同伴的小行星體,最後,太陽就像有著小蟲子在附近飛舞的電池一樣,週遭都環繞小行星體。這個模型正好解決了歐特雲另外九成物質的來源。但此理論仍有些問題,值得商榷。
Editor: KP
新聞來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comets-may-form-around-other-stars-10061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