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_20121016_距離我們最近的系外行星-南門二Bb!

  天文學家在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僅4.3光年的南門二旁發現了新行星!這顆行星的質量和地球相仿,也是目前在類似太陽的恆星周圍所發現最輕的行星!

  這顆行星南門二Bb,以3.7天的周期繞行母恆星,與母恆星的距離僅六百萬公里,比水星與太陽的距離還近(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舒適的一千五百萬公里),因此表面可能既高溫又滿布融熔的岩石,不太適合孕育生命,雖然如此,南門二的周圍仍有可能有其他適居的行星存在!此篇研究結果發表在2012年10月17出刊的「自然」(Nature)期刊。

  天文學家先前就認為,在南門二的系統中,極有可能有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存在。2008年,天文學家利用電腦模擬此恆星系統形成後兩億年的時間,就發現有多個類地行星形成,即使在不同的參數條件下,仍至少有一個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生成,而且這顆行星的位置常常落在適居區內!

  天文學家滿懷期待地觀察了許多年,卻始終一無所獲,直到現在-他們找到了南門二Bb!利用HARPS觀察了超過四年的時間,天文學家終於確認了來自南門二Bb的微小訊號-HARPS是利用行星繞行母恆星時,對母恆星產生拉扯,而造成母恆星徑向速度的微小改變來發現行星。南門二Bb拉扯母恆星所產生徑向速度的變化小到只有每秒51公分(每小時1.8公里),這也是這種方法目前所能達到最精確的極限!

  南門二其實是個三合星系統,其中有互繞的密近雙星:南門二A和南門二B,和另一顆距離較遠的暗星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南門二B和太陽類似,但小了一些,也輕了一些;南門二A雖然距離這顆行星非常遙遠,但從這顆行星看出去,仍是天空中非常明亮的天體!

  同一個團隊在1995年首度在類似太陽的恆星近旁發現行星,而時至今日我們已發現了843個這樣的行星,其中大多數行星都比地球大的多,很多甚至和木星差不多大。在發現南門二Bb之前,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是10.4光年外的波江座Epsilon b。天文學家接下來的目標,當然是希望能夠在我們附近找到第二個地球-和地球質量相近、又在適居區內的行星!

  一定很多人想知道,是否能到南門二Bb來趟太空旅行?可惜以人類目前的技術,就算以時速高達24萬公里的太陽神2號太空船飛行,4.3光年的距離也得要花上我們1萬9千年(以人類來說大約是600代)的時間才能到達!

Editor: Seline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http://www.astro.ncu.edu.tw/outreach/news/121019e.html

新聞來源:Universe Today
http://www.universetoday.com/98031/next-door-neighbors-earth-sized-planet-discovered-in-nearest-star-system-to-us/#more-98031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_20121015_有四個太陽的行星!

  這是個奇異的世界-這顆比海王星大、比木星小的行星,竟然有四個太陽!市民科學家們從「克卜勒(Kepler)計畫」的資料中找到這顆行星,天文學家稍後也確認了此一發現,這顆名為PH1的行星繞著四合星系統的其中兩顆恆星公轉。

  在想像圖中,你可以看到其中一顆恆星是黃白色的F型星,比我們的太陽略微高溫且明亮,另一顆在11點鐘方向的恆星是顆紅矮星,則比太陽低溫黯淡些,這兩顆恆星以20天的周期互繞。在圖中四點鐘方向的黑點是PH1這顆行星(其他的黑點是恆星表面的星斑),每138天環繞這兩顆恆星一圈,這樣的公轉週期介於水星的88天和金星的225天之間。在十點半鐘方向,你可以看到第二對雙星系統,距離PH1約為冥王星至太陽距離的30倍之遙,在PH1這顆行星一年中的某些時候,遙遠的雙星在白天照耀,另一些時候,它們點亮了黑夜。

Editor: Seline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http://www.astro.ncu.edu.tw/outreach/news/121019d.html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2/10/scienceshot-one-planet-four-suns.html?ref=hp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_20121015_最擁擠的行星系統!

  太陽系的八顆行星繞行太陽,占據了宇宙中幾十億公里的空間,但現在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太空總署發射的克卜勒(Kepler)望遠鏡,發現了一個很擁擠的行星系統!五個行星繞行它們的母恆星KOI 500,但它們全都擠在小小的空間裡-它們的軌道範圍僅僅是水星軌道的四分之一!

  克卜勒計畫是利用行星經過母恆星前,遮掩母恆星星光所造成的微小光度變化來偵測行星,這些比地球大的行星以飛快的速度公轉,它們的一年遠遠短於水星的88地球日,這五顆行星的一年分別是1、3.1、4.6、7.1、9.5個地球日。所以,如果你希望能常常舉行生日派對,這兒絕對會是個好地方-只要你耐得住高溫炎熱!

Editor: Seline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http://www.astro.ncu.edu.tw/outreach/news/121019c.html

新聞來源:ScienceNow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2/10/scienceshot-compact-solar-system.html?ref=hp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_20121010_恆星吹出的死亡螺旋!

  天文學家利用位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上的ALMA望遠鏡,在年老的紅巨星玉夫座R周圍,發現了出乎意料的螺旋結構!天文學家推測可能是因為在周圍有一顆看不見的伴星環繞,因而形成這種特殊的結構。這項ALMA的早期科學研究成果,刊載在2012年10月出版的「自然」(Nature)期刊。

  小於8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在演化末期會成為紅巨星,吹出緻密恆星風而損失大量質量。在紅巨星階段,核心周圍的殼層會燃燒氦,產生週期性的熱脈衝,這時恆星會以極高的速率損失質量,灰塵和氣體在恆星周圍形成球殼;熱脈衝約每一萬到五萬年發生一次,每次僅持續數百年時間。距離我們約950光年的玉夫座R,在約1800年前發生熱脈衝,拋出大量物質,持續了200年之久,而它的伴星使得恆星風拋出的物質形成特殊的螺旋結構!天文學家也利用電腦模擬雙星系統的演化,結果相當符合此次ALMA所觀測到的現象。

  像玉夫座R這樣的紅巨星,吹出了富含氣體和塵埃的恆星風,這些星塵不僅提供下一代恆星的原料,也將成為行星系統、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Editor: Seline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http://www.astro.ncu.edu.tw/outreach/news/121019b.html

新聞來源:ESO
http://www.eso.org/public/news/eso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