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網路天文館天文新知_20140811_系外衛星怎麼找?跟著無線電波就對了!

  近年來科學家已發現超過1800個系外行星,卻一直無法證實系外衛星的存在。現在,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物理學家相信,追踪無線電波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系外衛星!

  這篇研究發表在8月10日出版的《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文章描述木星磁場和木衛一(Io)交互作用產生無線電波,而他們認為透過木星和木衛一動力學的詳細計算,能夠尋找無線電波發射,進一步推測環繞系外行星的衛星存在。

  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物理學教授,同時也是此篇論文的共同作者Zdzislaw Musielak表示,「這是尋找系外衛星的新方法!我們在想,如果這種機制也發生在太陽系以外會怎麼樣?於是我們做了詳細的計算,結果顯示,若真有系外衛星存在,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發現它!」

  生命可能存在於衛星的這種想法啟發了不少科幻靈感,像是星際大戰裡住在Endor衛星上的伊娃族(Ewoks)。科學家甚至認為太陽系內的某些衛星-土衛二(Enceladus)和木衛二(Europa)—考量其大氣組成、水存在的可能性、與太陽的距離等因素,就有可能蘊藏生命。

  Musielak表示,要利用現有方法觀測系外衛星是有困難的,像是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克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利用測量恆星亮度變化以發現凌日行星,但目前科學家還無法將凌日曲線中衛星的貢獻可靠地分離出來。

  這組研究團隊依據之前利用無線電波觀測發現系外行星的理論為基礎,應用在木衛一和其電離層上,電離層是帶電的上層大氣,很可能是由木衛一極度活躍的火山所創造。

  在公轉軌道上,木衛一的電離層與木星的磁層(一層保護行星不受輻射影響的帶電電漿)交互作用產生摩擦電流,因此發射無線電波,這被稱為「由木衛一控制的十米波發射」(Io-controlled decametric emissions)。研究人員相信,在已知的系外行星附近尋找類似的發射,或許正是預測系外衛星是否存在的關鍵。

  本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Joaquin Noyola表示,「我們必須注意,當以木衛一為例研究其他的行星-衛星對關係時,像木衛一那樣的火山活動並非衛星擁有電離層的必要條件。比較大的衛星,像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Titan),就能維持厚實的大氣層,這可能也意味著電離層的存在。」

  這篇研究認為,由木衛一和木星磁層交互作用所產生的阿耳芬波(Alfvén waves,在電漿中沿磁場方向傳遞的電磁波),也能在相似的狀況下被用來尋找系外衛星。阿耳芬波是磁場裡電漿的漣漪,由瑞典物理學家Hannes Alfvén在1940年代早期提出。

  研究團隊在此篇論文中指出可能有兩個系外衛星的存在,對此他們抱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將來觀測天文學家能根據此研究的計算,利用更敏銳的電波望遠鏡,尋找這兩個和月球大小相似的系外衛星-距離我們15光年遠的Gliese 876b和10.5光年遠的天苑四b(Epsilon Eridani b)。本論文的共同作者-博士研究生Suman Satya表示,「 現有的電波望遠鏡,像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資助的長波長陣列(Long Wavelength Array ),能用來探測距離我們較近的行星系統中的系外衛星,當然,越大的衛星被偵測到的機率也越高。」

  他也認為,目前所發現的系外行星大部分都是氣體巨行星,其中很多都位於適居區( habitable zone)。雖然生命無法在這些氣體巨行星上生存,但環繞這些行星的系外衛星仍有可能孕育生命。

Editor: Seline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04

新聞來源:
http://www.uta.edu/news/releases/2014/08/exomoon-research.php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網路天文館天文新知_20140525_2014天文年會報導

commercial  2014年中華民國天文學會年會在5月23至25日(星期五、六、日)在國立台灣大學實驗林溪頭自然教育園區舉行,約有150位來自研究機構、中小學、社教單位的研究人員、教師、學生參與,這是國內天文工作者一年一度發表研究成果的聚會,也是極佳的分享交流場合,會議期間也有天文圖書(桂林圖書、林啟生先生)和望遠鏡儀器及教具(上宸光學、鴻宇光學)的展示。

  會議在臺大實驗林管理處梁治文副處長的致詞下揭開序幕,首先登場的是有關恆星形成的議程,清華大學賴詩萍老師介紹利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ALMA)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觀測到最年輕的「原始行星盤」,而且它的年齡比大多數的理論預測還年輕,也打破天文學界之前認為「克卜勒盤」無法在恆星形成早期階段(class 0)形成的理論。

  第二階段的口頭發表和緻密天體相關,清華大學譚栢軒博士報告有關低質量X射線雙星(low-mass X-ray binaries,LMXBs)中,物質由伴星吸積到中子星上所形成的毫秒波霎(millisecond pulsars)。這種天體可以在數年的極短時間尺度內,由磁場旋轉所驅動的電波波霎,轉換為由伴星吸積物質所驅動的X射線波霎,反之亦然。
poster
  晚間舉行歡迎茶會及壁報欣賞,交流氣氛相當熱絡,共有64份壁報論文參加,內容涵蓋太陽系、恆星形成、恆星、星團及星際塵埃、X射線天文學、系外天文學、觀測儀器、教育推廣等等。為了獎勵研究生投稿,天文年會特別設置了壁報論文獎,評審工作也在此時進行。


  在教育推廣部分的壁報論文部分,北一女和清華大學天文所共同合作的第二期高瞻計畫「星.雲.行動」,延續去年的工作,以光譜在天文上之應用,由12位跨科教師協同設計光譜入門、觀測工具、恆星演化、宇宙論四個模組化課程,課程領域涵蓋物理、化學、地科、英文、數學與資訊,並且與專題研究課程互相搭配,其中一組同學即將參加今年7月21-25日在宜蘭舉行的全國科展。學生也數度前往鹿林天文台進行觀測,藉此學習專業天文觀測實務原理、觀測目標選擇策略與影像處理的方法。在2013年7月的觀測活動中,北一女師生團隊很幸運地意外拍攝到超新星SN 2013ej爆發,成為全球第1個得到SN 2013ej爆發光度資料的團隊。您可以在計畫網站http://ace.fg.tp.edu.tw取得相關的教案及教材,北一女也陸續舉辦了數次教師工作坊和觀測研習活動,有興趣的高中教師不妨多加留意相關訊息。

evans  會議第二天的一早,是由低質量恆星形成研究翹楚Neal Evans擔綱的大會演講「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Low Mass Stars」,近年Evans教授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史匹哲(Spitzer) 和赫歇爾(Herschel)兩大紅外線太空望遠鏡,研究低質量恆星和其行星系統之形成,試圖解答恆星形成的問題,像是如何決定恆星的初始質量函數(initial mass function)、恆星形成的各階段所花費的時間、恆星和塵埃盤如何隨時間演變、恆星形成過程中化學元素的變化等等。

  接下來的重頭戲是頒發天文學會首屆的天文研究獎-「天問獎」及普及天文獎-「譚天獎」。「天問獎」的首屆得獎人是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賀曾樸所長,因其對天文研究的卓越貢獻而得獎,他的研究興趣包含分子光譜學、分子外流、超大質量黑洞,此外賀所長擔任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及所長10年的期間,致力推動臺灣天文發展,投入尖端觀測儀器研發及前沿天文研究,在參與許多大型合作計畫的同時,奠定臺灣天文發展的根基:建立人力資源、發展技術專業能力、開發工業界的合作夥伴,並推動臺灣參與東亞核心天文臺聯盟(East Asian Core Observatories Association,EACOA)。

paul ho  賀所長在得獎致辭時,提及臺灣的天文研究在過去20年來有長足的進展,這都要歸功於許多在各自岡位上努力的夥伴,不管是決策者、研究人員、行政人員、工業界、教育推廣人員、媒體、業餘愛好者,當然還有國際上的天文組織,及提供經費資助的中研院、科技部、教育部。賀所長也特別引用了Harry S. Truman 所說的「It is amazing what you can accomplish if you do not care who gets the credit.」,他認為臺灣和亞洲要競爭的最重要資源就是優質的人力,因此我們必須吸引下一代投身科學研究,並且弭平機構、領域、文化、國界的藩籬。1990年之前,臺灣從事天文相關研究的博士還是個位數,但到2014年已經約有180位,而且近年來似乎有達到飽和的趨勢,許多正在攻讀或剛拿到博士學位的學生都會問「未來的工作機會在哪裡?」,而2005年成立的東亞核心天文臺聯盟,正是為組織及發展東亞區域的天文研究而生,期望能同時競爭且合作,增加區域的經費、人力和工作機會等資源。東亞核心天文臺聯盟未來希望能在夏威夷成立像是ESO(歐南天文臺)這樣的聯盟天文臺-東亞天文臺(East Asian Observatory,EAO),其實東亞各國現在就有許多國際合作的大規模計畫(超過10億美金)或是可以共享的區域設施(千萬到一億美金),區域的資源像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NAOC)、日本國立天文臺(NAOJ)、韓國天文及太空研究所(KASI),以及臺灣的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ASIAA),也都有一定的規模,而未來東亞天文臺也將共享許多資源,像是訓練、技術發展、計畫等等。賀所長最後說:「更好的時機總是在我們前頭,更好的人總是在我們後頭,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路鋪好,然後讓路!」(The “Better Times” are always in front of us.  The “Better ones” are always behind us.  We should pave the road and get out of the way!)TAM  


  普及天文獎-「譚天獎」的首屆得獎人是臺北市立天文教育館(以下簡稱天文館),以表彰其對天文教育推廣與天文知識普及的卓越貢獻。天文館前身為中山堂天文臺及圓山天文臺,1996年改制落腳士林基河路,設有展示場、宇宙劇場、立體劇場、望遠鏡觀測室、宇宙探險軌道車等設施,是台灣第一座以天文為主題的博物館,自成立迄今參觀民眾已逾1千5百萬人次。除了寓教於樂的設施外,天文館積極與國內外學術、文教、媒體合作,配合時事辦理各項天象說明與教學,並且發展多樣化的教育推廣活動。賀所長先前在致詞時也提到,當年天文館成立,相當程度地帶動國內的天文風氣。天文館館陳岸立館長在得獎致詞中,特別感謝學界多年來的支持與鼓勵,並提到目前天文館正積極地進行展示場更新,成立多項任務小組,期能以求新求變的態度,為天文推廣教育再創新猷。

  頒獎過後,緊接著進行的是太陽系與系外行星相關的口頭發表,中研院的
史玫格(Megan Schwamb)博士介紹了公民天文學中的「行星獵人」(Planet Hunter)計畫,有興趣的天文愛好者,不妨親自到計畫網站http://www.planethunters.org/,在克卜勒計畫的資料庫中挖寶,體驗搜尋系外行星的樂趣!

stars  下午的團體參訪分為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導覽以及鳳凰山天文台參訪,園區導覽由英語相關科系的志工以及台大生態及演化所畢業的替代役帶領大家走訪神木、空中走廊等著名景點,深入淺出的生態導覽讓大家收穫良多;鳳凰山天文台參訪活動因大雨的關係,僅第一梯順利抵達,鳳凰山天文台望遠鏡口徑63公分,是由臺大天文所吳俊輝老師負責規劃,是目前國內口徑第三大的天文望遠鏡。大會晚宴在明山森林會館舉行,天文學會理事長管一政老師也特別感謝會議期間辛苦的工作人員和替代役,晚宴過後天空相當清澈,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幾無光害,此時是溪頭黑翅螢大發生的季節,當日又適逢新的鹿豹座流星雨極大期,雖然流星雨不如預期盛大,只見到幾顆偶發流星,但山野中熠熠螢光與暗夜裡的點點星光相互輝映,平時埋首電腦的天文工作者們,或許偶爾也要看看真實的星空,更能重新獲得能量!(攝影/張師良)
Fischer  
  第三日的大會科普演講是由美國人文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及美國耶魯大學教授Debra Fischer擔綱,Fischer教授是研究和搜尋系外行星的權威,個人就發現了數以百計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於1999年首次發現的系外行星系統,她帶領的研究團隊也發現了30多顆熱木星(hot Jupiters)。在演講「How will we find another Earth? 」中,Fischer教授介紹了過去20年來系外行星研究的進展,藉由都卜勒效應和系外行星凌日的技術,我們可以分別得到系外行星的質量和半徑,便能進一步推估其密度。自2009年克卜勒任務升空,凌日的候選系外行星數量便大幅增加至近5000個,Fischer教授根據統計分析指出,在5顆恆星中,就有可能有1顆擁有與地球大小相仿、且位於適居區的行星存在。「100 地球」(100 Earths)計畫就是希望能搜尋鄰近區域中與地球相仿的行星,而這必須要透過許多技術上的研發與創新才能達成目標。Fischer教授最後也邀請台灣的夥伴加入合作,並且回應前一天賀所長的致詞,說自己的希望就是藉由新的儀器設計「把路鋪好,然後讓路!」(My hope is to pave the road with new instrument designs and then get out of the way!)

lai  接著進行的會員大會進行三年一度的理監事改選,頒發最佳壁報論文獎並由得獎同學進行簡短的口頭報告。本次得獎的同學分別為:
  1. 師大地科所莊幼玲同學的「Hourly Variation of Cometary Methanol Emission」,利用毫米波望遠鏡研究彗星所產生的甲醇在小時間尺度內的變化。
  1. 中央天文所黃立晴同學的「Star Spot Activities of Solar-type Stars with Hot-Jupiters in Kepler Data」,利用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資料,研究有熱木星環繞的恆星表面星斑活動。
  1. 清華天文所李君樂同學的「Swinging between accretion and rotation-powered states for millisecond pulsar binaries」,以多波段觀測毫秒波霎,研究其在旋轉或吸積驅動兩種狀態之間的轉換。
  會員大會中另一個亮點就是出席獎的摸彩,除了沿襲去年的星星、月亮、太陽獎之外,本次的參展廠商鴻宇光學及上宸光學也贊助了許多特別獎,其中的壓軸大獎-上宸光學所贊助的Celestron 12x70雙筒望遠鏡,由清華大學的賴詩萍老師獲得,賴老師現場還表示將把這個雙筒望遠鏡送給學生使用!

wang  接下來的口頭報告分成「科學論文宣讀」和「天文教育及業餘天文活動」兩組同時進行,科學論文的報告主題以系外天文學及儀器為主,而天文教育類的口頭報告由中研院王祥宇博士介紹外太陽系的探索,由太陽系的演化開始說起,介紹古柏帶及海王星外天體的來源,並且提到最近新發現的歐特雲內側天體2012VP113,隨著越來越多的這類天體被發現,我們將能由軌道分布推測歐特雲內側究竟如何形成。

jimhung  臺北天文館研究助理洪景川先生的主題是「當天文遇上交響樂」,由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舉辦的「育藝深遠」校外教學音樂會,每年有三萬多名小學生參與,舉行的地點正是與天文館相當有淵源的中山堂(中山堂舊有的圓頂觀測臺為天文館前身),今年以霍爾斯特《行星組曲》為主題,特別邀請天文館洪景川先生擔任主持解說,在樂團演奏的同時,於舞台上方的大型螢幕投影天文意象,讓學童們一次滿足聽覺與視覺的饗宴!洪景川先生也特別邀請大家參與今年七夕情人節(8月2日星期六)在天文館宇宙劇場舉行的七夕音樂會,將在25公尺的超大半球型螢幕投射壯觀的天文影像,搭配古典與流行兼具的室內樂曲目,相信會是相當浪漫的體驗!


  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天文推廣辦公室(Office for Astronomy Outreach, OAO)的張師良也特別自日本來到台灣參加此次天文年會,張師良首先介紹了國際天文聯合會的組織架構,其執行委員會轄下有秘書處(Secretariat)和三個特別辦公室:天文促進發展辦公室(Office of Astronomy for Development,OAD)、天文推廣辦公室、新聞辦公室(Press Office)。其中設在巴黎天文物理研究所(IAP)的秘書處負責IAU的行政、會員事務,及各部門間的協調工作;設在開普敦南非天文台(SAAO)的天文促進發展辦公室則是執行國際天文聯合會的策略計畫,利用天文幫助世界發展;設在東京日本國立天文台(NAOJ)的天文推廣辦公室負責執行天文推廣活動,經營全球業餘天文學家網絡,為國際天文聯合會在社群媒體發聲;新聞辦公室負責發布新聞稿及處理新聞議題。


  天文推廣辦公室的幾個具體工作項目包含舉辦特殊天文推廣活動,像是2015「國際光年」、系外行星命名等活動,協調各國天文推廣聯絡人、業餘天文學家、天文社團,建立維護天文社團、天文台、天文機構的資料庫,與大眾溝通常見天文問題,製作天文推廣新聞報、小冊、影片,經營社群媒體,國際天文聯合會公眾電子郵件信箱答覆,以及日本國立天文台的天文推廣工作。IAU  相信大家對「2009全球天文年」的活動都還記憶猶新,當時所引起的公眾參與熱潮可說是相關紀念年之最,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2015年訂為「國際光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其中與天文相關的活動將由國際天文聯合會負責協調,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活動主軸定為「宇宙之光」(Cosmic Light),其中幾個重點計畫包含光害防治、伽利略望遠鏡、展覽活動、喚起大眾對黑暗夜空的關注。張師良也鼓勵台灣的天文推廣機構加入,共同推動國際光年、協助翻譯相關推廣產品、與物理界合作規劃相關活動、參與全球計畫。張師良也舉了香港夜空光度監測網絡的例子,希望能將此經驗拓展到全世界,建立全球觀測站,在2015年畫出全世界的夜空光度地圖。


  張師良也介紹了即將要登場的系外行星命名活動,不同於以往天體的命名權往往在發現者,現在國際天文聯合會要讓更多天文愛好者也能直接參與,各地的天文相關機構可以舉辦公眾命名活動,並且將活動推舉出的命名送到國際天文聯合會進行最後的評選和公佈作業。

  天文推廣辦公室將建立全球的天文機構社團網絡,將各地的天文活動彙整至共通的地圖和行事曆,張師良也建議臺灣能盡快推舉國家推廣聯絡人(National Outreach Contacts,NOC),作為臺灣與國際天文聯合會天文推廣辦公室的聯絡窗口。對全球天文推廣工作有興趣的天文愛好者,不妨可以訂閱國際天文聯合會天文推廣新聞報http://www.iau.org/public/publications/newsletter/,或是在國際天文聯合會新成立的臉書粉絲頁按「讚」!作為國際天文聯合會唯一設在東亞地區的特別辦公室,張師良也期待能進行更多東亞區域性的交流活動,像是在今年7月3-5日在蒙古舉行的第一屆東亞天文教育推廣工作坊,以及在今年8月18-22日於韓國舉行的亞洲太平洋區域國際天文聯合會議(Asia-Pacific Regional IAU Meeting,APRIM)上,也有天文推廣相關的議程,會中將進行2015年在亞洲舉行「公眾傳播天文」(Communicating Astronomy with the Public,CAP,為國際天文聯合會下的委員會之一,定期舉辦全球性會議)的區域性會議討論。

selinehu  天文館胡佳伶解說員介紹台灣的天文名詞翻譯工作,由於媒體、課本、天文館、一般大眾對同一天文名詞有不同的翻譯,在教育、傳播、交流上造成混淆和誤解,也不易搜尋相關資訊。像是「Scorpius」譯為天蠍或天蝎,「Hubble」譯為哈伯或哈柏,「Messier」譯為梅西爾、梅西耳、梅西耶、梅西葉,「Hayabusa」譯為隼號、隼鳥號、鷹隼號、獵鷹號,「Kaguya」譯為赫夜號、輝夜號、輝夜姬號、竹姬公主號等等。國內對天文學名詞翻譯的整理工作,始於1992年由國立編譯館編訂、明文書局印行的《天文學名詞》一書,由中國天文學會李太楓教授等17位委員所組成的審查會編輯,收錄有6091條辭條,目前可在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查詢。在2005年後,海峽兩岸天文學名詞工作委員會成立,臺灣由沈君山校長等8位委員、大陸由卞毓麟教授等13位委員,進行天文名詞的兩岸譯名對照工作,於2013年出版《海峽兩岸天文學名詞》一書,收錄有約6885條辭條。爾後中國大陸在天文學名詞翻譯持續進展,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的網頁下設有「天文學名詞」資料庫,目前收錄辭條達22425條。臺灣則是在國家教育研究院(前身為國立編譯館)下設有36個審譯會,其中地球科學名詞審譯會下設有天文組,由陳文屏教授等7人,自2013年12月起進行審譯工作,將對《天文學名詞》一書中的辭條進行逐條審查,並自《海峽兩岸天文學名詞》、「郭守敬望遠鏡天文學名詞資料庫」及各界建議選擇收錄新增名詞。

mei  中研院天文所周美吟博士以「網路公民天文學在課堂上的應用」為題,報告中研院天文所天文推廣小組近年來在網路公民天文學上的努力。自1999年「搜尋地外文明計畫」(SETI)以來,2007年的「星系動物園」(Galaxy Zoo)計畫後來更擴展成為宇宙動物園(Zooniverse)計畫,全民科學不僅在天文學,更在氣候、人類學、生物學等領域大放異彩。目前中研院天文所已完成下列數個計畫網站的中文化工作(可在網頁右上方語言選項選擇繁體中文):
  1. 「星系動物園」(Galaxy Zoo)http://www.galaxyzoo.org/?lang=zh_tw:星系的分類與辨識,協助天文學家研究星系演化。
  1. 「第四行星」(Planet Four)http://www.planetfour.org/:探索火星地表特徵,幫助行星科學家深入瞭解火星氣候。
  1. 「電波星系動物園」(Radio Galaxy Zoo)http://radio.galaxyzoo.org/:尋找噴流及配對宿主星系,協助天文學家發現噴發中的超大質量黑洞。
  1. 「尋盤偵探計畫」(Disk Detective)http://www.diskdetective.org/:找出恆星環星盤,幫助天文學家深入研究行星系統形成。
中文化的網頁相信可以讓公民科學家更樂意親近參與,此外中研院天文所也曾經於今年3月2日舉辦教師工作坊,您可以在http://taiwan.zooteach.org/找到相關的教學檔案,中研院天文所也很歡迎各級學校教師在教學上實際應用的回饋。

  本次會議約於5月25日星期日下午三點半畫下句點,在年會議程委員會師大地科所管一政老師、中研院天文所王祥宇老師兩位共同主席,年會組織委員會中研院天文所呂聖元老師、台大天文所吳俊輝老師兩位共同主席,以及其他許多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年會圓滿落幕,許多天文工作者都在這一年一度的難得機會中,發表自己的工作成果,分享交流彼此的工作心得,有了滿滿的收穫,當然溪頭的滿山螢火與滿天繁星也為與會者帶來了難得的驚喜,相信與會者都有一趟相當愉快且充實的旅行,期待每位天文工作者未來一年在工作岡位上各自努力,明年相約再見!
  
  更多天文年會照片請見中華民國天文學會網站 http://www.asroc.org.tw/

Editor: Seline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262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網路天文館天文新知_20140401_觀測通知:2014天鵝座新星

  國際變星觀測者協會(AAVSO)通知:日本觀測者Koichi Nishiyama和Fujio Kabashima於2014年3月31.790日(世界時UT),發現在天鵝座赤道座標R.A. 20 21 42.32, Dec. +31 03 29.4 (2000.0)處,出現一顆新星,原暫訂編號PNV J20214234+3103296,目前證實為新星(nova),故正名為2014天鵝座新星(Nova Cygni 2014)。當時利用SBIG STL6303E相機加上焦長105mm、焦比f/4的相機鏡頭曝光40秒所拍攝到的CCD影像中,這顆新星的亮度約為10.9等。

  天文學家利用光譜分析,觀測到清楚的H-alpha、H-beta、Fe II、O I、Ca II發射線(左下圖,可點選放大),並且在H-alpha、Fe II、O I都觀察到天鵝P型星譜線(P-Cyg profile),這是指在恆星譜線上同時有發射線紅移及吸收線藍移的特徵(右下圖),是由恆星周圍的氣體膨脹球殼所造成。2014天鵝座新星是高紅化的典型鐵離子新星(Fe II-type classical nova),發現當時約在其爆發後的最亮期。所謂的高紅化,是指這顆新星所發出的光抵達到地球之前,受到大量星際介質的影響,使其比預期的偏紅。
 
   為了研究這顆新星的光度變化與性質,天文學家們呼籲無論是目視、CCD、DSLR相機或光譜觀測等觀測方式都很適合。有興趣者可至AAVSO網址http://www.aavso.org/vsp,輸入「Nova Cyg 2014」即可下載星圖,觀測成果也可上傳至AAVSO網站供研究參考。



Editor: Seline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227

新聞來源:
CBET 3842
AAVSO Alert Notice 500
http://www.cbat.eps.harvard.edu/unconf/followups/J20214234+3103296.html
http://www.virtualtelescope.eu/2014/04/01/pnv-j202142343103296-nova-cygnus-1-apr-2014/
http://www.astronomy.com/news/sky-events/2014/04/a-new-nova-shines-in-cygnus?utm_source=hootsuite&utm_campaign=hootsuite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網路天文館天文新知_20140327_觀測通知:天蝎座出現瞬亮天體

  根據國際變星觀測者協會(AAVSO)通知:日本觀測者Koichi Nishiyama和Fujio Kabashima,在2014年3月26.84867日(皆為世界時 UT)的CCD影像中,發現在天蝎座赤道座標R.A. 17 15 46.83 Dec. -31 28 30.3 (2000.0)處,出現一瞬亮天體,亮度約為10.1等,並於3月26.86981日所拍攝的影像確認此發現。稍早於3月22.819日和23.836日所拍攝極限星等分別達12.5和12.9等的影像中,皆沒有此天體的蹤跡。

  後續的觀測報告有:澳洲觀測者Rob Kaufman在3月27.653日利用DSLR相機所拍攝影像中~V=11.6等;

日本觀測者Seiichiro Kiyota在 3月27.7091日利用TYC 7362-449-1做為比較星,觀測到Rc=10.36等,Ic=9.74等;

日本觀測者T. Noguchi在3月27.729日所觀測到的11.0等;

和澳洲觀測者A. Pearce在3月27.75833日觀測到的11.5等。
  
  E. Kuulkers等人在ATEL(Astronomers' Telegram,天文學家電報郵寄群組)#6015中也報告「雨燕」(Swift)衛星在發現此瞬亮天體數小時後(3月27日03:39-03:51 和04:42-04:51),觀測到新的明亮X射線源。此X射線源經雨燕衛星上的紫外/光學望遠鏡(Ultraviolet/Optical Telescope,UVOT)以uvw1濾鏡觀測,在這兩個時間點分別觀測到12.58 +/- 0.02和12.61 +/- 0.02星等的天體。X射線光譜顯示這可能是新星的膨脹球殼,而XMM-Newton望遠鏡在2011年3月4日的觀測並未在此處發現異常天體。雨燕衛星在接下來的幾天將會對此天體再次進行觀測。

  天文學家們呼籲無論是目視、CCD、DSLR相機或光譜觀測等觀測方式都很適合觀測此一瞬亮天體。有興趣者可至AAVSO網址(http://www.aavso.org/vsp)輸入TCP J17154683-3128303即可下載星圖,觀測成果也可上傳至AAVSO網站供研究參考。
TCP J17154683-3128303

Editor: Seline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225

新聞來源:
AAVSO Special Notice #383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網路天文館天文新知_ 20140314_新一代太空競賽:超級望遠鏡揭開宇宙奧秘

  在夏威夷和智利的山頂,將興建新一代的巨大望遠鏡,包含「巨型麥哲倫望遠鏡」(the Giant Magellan Telescope,GMT)、「三十米望遠鏡」(the Thirty Meter Telescope,TMT),和「歐洲極大望遠鏡」(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E-ELT)。天文家們希望能利用這些超級望遠鏡觀測第一代恆星,發現威脅我們的小行星,和找到能孕育生命的其他星球。


  這正是逐漸白熱化的新一代太空競賽,將幫助我們解開宇宙最難解的謎團。世界各地天文學家競相發展的這三座超級望遠鏡,比目前在役的任何望遠鏡還要強大十倍以上!

  巨型麥哲倫望遠鏡正在智利海拔2550公尺的坎帕納斯山建造,此計畫總價高達7億美金,由美國、韓國和澳洲出資,預計10年左右能夠開始運轉。巨型麥哲倫望遠鏡將由七片直徑8.4公尺的鏡面組成,將比目前望遠鏡的集光能力強大5-10倍(想像圖如下)。



  同時,斥資10億歐元的歐洲極大望遠鏡也在智利的阿卡塔瑪沙漠動工(想像圖如下),圓頂的規模將可媲美運動場。它對可見光和紅外線的敏感度將比過去的儀器敏銳數十倍以上,這能幫助天文學家一窺140億年前的第一代星系,解開暗物質與暗能量的奧秘,解釋宇宙究竟如何演化。


  歐洲極大望遠鏡的設計和直徑高達一百米的「貓頭鷹望遠鏡」(Overwhelmingly Large Telescope,OWL Telescope)類似,只是由於貓頭鷹望遠鏡的預算和其名稱一樣具有壓倒性(overwhelmingly),最後這個計畫被捨棄不用,雖然歐南天文台ESO表示他們將來有一天還是有可能會建造這個極具野心的望遠鏡(想像圖如下)。
  

最後出線的是斥資10億歐元、預計2022年能夠運轉的三十米望遠鏡(想像圖如下),其預算在去年獲得通過。三十米望遠鏡將座落在已有一打望遠鏡的夏威夷Mauna Kea山頂上。這座休眠火山深受天文家青睞,是因為其海拔高達4200公尺,睥睨雲霧帶,晴天數高達每年300天以上。它能幫助天文學家一瞥130億光年外的早期宇宙。這座望遠鏡由組合式鏡片構成30米的主鏡,集光力較目前最大的可見光望遠鏡還要好上9倍,解析度也有3倍之多。


  最終角逐的三項計畫,互相合作卻也競爭,每個計劃的詳細工程和完工時間都是機密,三個望遠鏡的網站上對於確切的完工日期都隻字未提,只說會在2022年完成計畫並開始科學研究工作。

Editor: Seline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221

新聞來源: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580965/New-space-race-begins-Astronomers-compete-build-generation-super-telescopes-reveal-hidden-universe.html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網路天文館天文新知_20140108_矮星系中的恆星殺手-中型黑洞?!

  兩組天文學家利用錢卓X射線觀測衛星(Chandra X-ray Observatory)和其他望遠鏡,發現一道明亮且持久的閃焰,這可能記錄了首例矮星系中黑洞摧毀恆星的事件!

  天文學家一直在錢卓X射線觀測衛星的觀測資料中尋找黑洞摧毀恆星的證據。1999年,他們就在一個矮星系中,發現不尋常的明亮X射線源,這個X射線源之後逐漸變暗,直至2005年才無法再被偵測到。

  其中一組科學家由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的Peter Maksym領軍,他表示:「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黑洞撕裂恆星的景象,但我們能夠追蹤恆星的遺骸,並和其他相似事件比較,兇手看起來就是黑洞!」

  科學家預測,當恆星太接近巨星或是超大質量黑洞時,極端的潮汐力會將恆星扯碎。當恆星的遺骸掉入黑洞時被加熱到幾百萬度時,便會產生強大的X射線輻射。當高溫氣體迴旋掉入黑洞,X射線也會逐漸消失。

  在過去幾年,錢卓和其他觀測衛星已經發現幾個超大質量黑洞扯碎鄰近恆星的例子,但新發現的這個黑洞和過去很不一樣,它所處的星系和其他黑洞的宿主星系比起來要小多了。

  這樣的小星系稱為矮星系,它位在距離我們有8億光年遠的Abell 1795星系團中,這個矮星系約有70億顆恆星,和典型的星系-像是銀河系(擁有2000-4000億顆恆星)-比起來少得多。

  而且這個矮星系中的黑洞可能只有幾十萬個太陽質量,比銀河系的超大質量黑洞還要輕上十倍,天文學家稱這類黑洞為「中型黑洞」(i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s)。

  「科學家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在尋找這類的中型黑洞。我們有許多小型黑洞和大型黑洞的證據,但卻一直很難弄清楚中型黑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另一組研究的的第一作者-美國航太總署(NASA)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GSFC)的Davide Donato如此表示。

  矮星系中黑洞撕裂恆星的證據,來自於錢卓望遠鏡過去許多年來的觀測資料,由於Abell 1795星系團正好是錢卓望遠鏡校正儀器的例行觀測目標,因此天文學家能有大量此天體的觀測數據。

  Donato研究的共同作者-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Brad Cenko表示:「我們非常幸運能有這麼長期且大量的Abell 1795觀測資料,若非如此,我們根本無法發現這麼特殊的事件。」

  位處星系團中的矮星系也可能成為另一種宇宙暴力的受害者,由於星系團中的星系相當擁擠,許多恆星極有可能在與其他星系重力交互作用的過程中,被扯出原本所處的矮星系中,這樣的過程稱為「潮汐分解」(tidal stripping)。

  「看來這個矮星系中的恆星不僅要擔心中心的黑洞,還有可能被其他路過星系的重力偷走。」Makysm研究的共同作者-西北大學的Melville Ulmer表示。

  天文學家相信,中型黑洞可能就是形成像是銀河系中心這類超大質量黑洞的種子,如果能找到更多鄰近的中型黑洞,能幫助我們了解原始星系究竟如何成長及演化。

  此一恆星攻擊事件還有來自其他望遠鏡的證據:1998年美國太空總署的極紫外探測器(Extreme Ultraviolet Explorer)觀察到非常明亮的紫外線源,這極有可能是當時恆星剛被扯碎後所發出;歐洲太空總署的XMM-Newton X射線觀測衛星也在2000年觀測到X射線閃焰。

  Peter Maksym在2014年1月舉行的第223屆美國天文學會會議(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meeting)上報告他們的研究結果,相關論文刊載在2013年11月1日出版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Davide Donato等人的研究也已經被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所接受。

Editor: Seline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194

新聞來源:
http://chandra.si.edu/press/14_releases/press_01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