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狀星團真的是球狀的嗎?這可不一定!根據一篇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的最新研究指出,在銀河系核球中的球狀星團會被潮汐力拉成橢圓形!
1917年,天文學家Pease和Shapley就發現有一些球狀星團-像是M13、M19 和人馬座的Omega星團-並非完美的球形。這有幾個可能的原因:第一種是內在的力量:球狀星團也會自轉,自轉產生的離心力使其形狀略呈橢圓形。第二種是外來的力量:附近的大質量天體所產生的潮汐力,使球狀星團的形狀略為扭曲變形。另一種則只是視覺效應:在視線方向有不同數量的灰塵遮住了球狀星團,使得它「看起來」不是完美的球形。
不只在銀河系如此,在我們的衛星星系-麥哲倫星系中的球狀星團甚至比銀河系中的還要更扁!但是關於球狀星團形狀的研究,一直紛紛擾擾,充滿矛盾。1982年,Frenk和Fall發現,在銀河系和麥哲倫星系中,年紀越老的球狀星團就會越圓,但這個結論隨即在隔年就被Geyer等人推翻。
van den Bergh等人則是在1984年分析大麥哲倫星系的球狀星團,發現越亮的球狀星團形狀會越扁;但他在2008年新發表的研究結果卻又表示並無此種趨勢;而且還發現銀河系中,越亮的球狀星團反而越圓。
在2010年10月出版的「天文物理期刊」,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的陳錦威和其指導教授陳文屏利用「2微米全天巡天計畫」(2MASS)的資料,再加上「恆星計數」的方法,重新檢驗了銀河系中116個球狀星團的形狀。由於「2微米全天巡天計畫」是在紅外線波段的巡天計畫,較不受星際塵埃的消光影響;另外,「恆星計數」的方法也比之前以測量星團表面亮度決定形狀的方式更為可靠,不會因亮星的關係而使測量到的形狀有所偏差。
他們發現,整體來說銀河系的球狀星團略呈扁平,而在靠近核球的球狀星團,有二分之一呈現橢球形的球狀星團指向銀心方向!這表示核球的潮汐力,對周圍球狀星團的形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一些不在核球內,卻較為扁平的球狀星團,則是剛遭遇了外在的潮汐力拉扯,有著較特別的動力演化史,像是剛穿過銀盤的NGC 6838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另外他們也在31個球狀星團中,發現了類似潮汐尾的構造。
這篇研究的資料來源以及分析方法,都為銀河系中球狀星團的形狀提供了一個相當完整的資料庫。此外,球狀星團的形狀也能夠幫助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解銀河系的質量分佈與合併的歷史。至於銀河系外的其他星系,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則會是下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Editor: Seline
中央天文所星空走廊
http://www.astro.ncu.edu.tw/outreach/news/110112.html
轉載自科景網站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586
新聞來源:
http://iopscience.iop.org/0004-637X/721/2/1790(原始論文)